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91327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9
《3_148810_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调研报告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班级:会计0934姓名:龙亚薇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从相关报道中可以得知,由于经济回暖,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签约情况明显好于去年,但总体形势仍然严峻。首先,让我们来统计一下2010年大学生求职情况。从搜集的资料来看,2010年大学生的正式签约率为32.6%,比去年同期高了22.3个百分点;同时“已有意向尚未签约”的比例为29.1%,与去年同期的29.4%基本持平。而这样的数字只是一个整体性的数字,还有诸多因素导致着不同的求职结果:1.性别对于求职结果有影响调查显示,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
2、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1.08%。可见,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但在程度上似乎不及人们想象的严重。然而面对就业压力,有23.3%的女生“不想马上就业”或者“继续深造”,并有14.0%的女生认为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导致自己求职难。2.更注重实践经历与工作经验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比较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同时又担任过学生干部,那他在求职的时候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校期间参加过实践实习的毕业生正式签约率
3、为39.1%,无实践、实习经历的学生正式签约率仅有13.6%;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正式签约率为36.1%,未当过干部的学生正式签约率只有24.0%。3.地区因素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有调查显示,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西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6的学生比例为43.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
4、种相关性。4.高学历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从资料中发现,研究生的正式签约率最高,达到55.6%,而本科生、专科(高职)生的正式签约率分别只有37.3%、5.6%。可以说,就去年而言,学历越高,签约情况越好,说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还是比较看重求职者的学历的。5.专业选择与就业水平大学的各项专业大致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上述各专业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为37.85%、58.02%、55.44%、33.33%、53.69%、40.23%、51.85%、78.38%、46.52%、31.01%、40.35%。其中
5、,不同专业总体就业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学(78.38%)、管理学(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相对较低。其中,在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一定距离。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大学毕业生是212万,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比2003年增长32%,2005年高达338万比2004年增长20.7%,2006年413万较2005年增长22.2%,2007年则高
6、达495万。一、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一谈到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危机,人们就不禁认为是扩招惹的祸;之所以会这样想主要是由于4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以致人们只是通过简单的供求计算就推出了这样的结论。其实与其他国家相比而言,有13亿人口基数的中国,高教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周边国家,菲律宾的大学入学率是31%,泰国是35%,都比我国高了一倍多,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在50%以上,像美国就在70%以上。既然我国大学生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规模都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近几年这样百万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呢?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一)认识误区1.择业心理中的精英情结中国社会长期以
7、来形成了国家资源过度向精英阶层集中的现象。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什么“学而优则仕”6等等,这些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织出来的“精英情结”深深地束缚住了人们的观念。到了现在“上大学=成功=社会精英”这样的单向思维便成了古时读书走仕途的现代翻版。本来人人读书上大学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形成上大学是成为社会精英的充分条件这样的认识时,人们的就业心态就会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中国家庭中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