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山西讲座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观察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郑新民电邮:xinminzheng@yahoo.com7/18/20211导引何谓研究影响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课堂观察焦点课堂研究的意义课堂研究方法撰文与投稿7/18/20212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库恩7/18/20213外语课堂观察研究…丰富外语教学文献的源泉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途径7/18/202141.何谓研究研究是探索事物的真理、性质、规律等活动,通过创造性的探索活动达到:不知变为知知少变知多知其然变知其所以然真正的研究要有①问题②数据/资料③分析/阐述7/18/202
2、152.影响外语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改革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处境因素教师信念/认知教师课堂实践学生学习情况Atentativetheoreticalframeworkforthisresearchstudy(郑新民,2005)课堂观察教法互动7/18/202163.课堂观察焦点教师课堂决策过程如何讲课问题类型讲课所花的时间纠错的形式和次数反馈的形式和次数教师与学生对话时,对学生口语/语音纠正的形式和次数使用哪几种教学法学生语言发展能力学生学习风格和策略学生个性与气质对课堂行为的影响师生互动次数和类型师生互动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效果小
3、组活动过程与变化课堂组织形式不同,组别活动形式不同对学生语言交际和语言发展有何不同的效果不同教学法的效果不同教学任务和活动的效果正规教学对语言学习的效果课内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异同点①.教师②.学生③.师生互动④.教法①.②.③.④.7/18/20217国外外语课堂观察研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结果的研究,即教学法优劣的比较研究,进而开展基于过程的研究,即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从1963年Keating的第一个研究开始,人们先后做过数百次规模大小不一的研究,其中要数科罗拉多研究和宾西法尼亚项目研究最有名。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并没有取得明确和一致的结
4、论。教学法优劣比较研究未取得预期成果,这使得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于是以课堂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课堂过程研究也就成为研究的发展方向:7/18/20218国外外语课堂观察研究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语言教学、教育心理学以及二语习得等学科研究者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课堂语言教学活动,其中有Jarvis(1968),Politzer(1969)和Rothfarb(1970)等人的早期研究,他们设计出了不同的量表对课堂语言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特点进行观察和描写。由于研究目的的差异,Jarvis的课堂观察量表,Politzer的
5、教师行为特点量表和Rothfarb的师生互动量表所包含的具体项目有所不同,但观察已经成为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是Allwright所倡导的“以课堂为中心的研究”的开始。7/18/20219国外外语课堂观察研究接着出现的后期课堂过程研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互动分析(interactionanalysis),二是人类学模式(anthropologicalobservation)(Ellis,1990)。两者在指导思想,数据收集,目的等方面显然都存在明显的差异。7/18/202110国外外语课堂观察研究模式互动分析人类学模式理
6、论:没有具体理论指导目的:了解课堂究竟发生了什么手段:量表,如:FOCUS(Fanselow,1977),ECS(Long,1980)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与阐释理论:社会学,人类学目的:批评互动分析的缺陷,强调课堂教学的社会和文化因素(Duff,2002)手段:除量表之外,田野记录、录音、录像、访谈、讨论、教师和学生对课堂行为的回顾和反省结果:综合量化与质化进行分析与阐释7/18/202111国外外语课堂观察研究从七十年代以来,课堂教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SLA)的兴起;二是课堂过程研究的继续发
7、展。研究者初步确立其研究主体、目的、过程和方法,使课堂语言教学研究成为较活跃的研究领域。从九十年代开始,课堂语言教学研究内容与语言教育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语言教师认识到基于课堂的实证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语言教与学的本质的关系。7/18/2021124.课堂研究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教师表达个人的教学观念,关注的焦点、需求与抱负;帮助理清教师理想的教学。反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差异的原因,寻找改进的策略;提出新的教学理想或假设,继续观察、分析和改进。共同搜集课堂教学资料,分析教师实际教学行为;弄清教师教学理想与现实行为之间的差距
8、。7/18/202113对行动中反思进行再反思行动中认知行动中反思生成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新问题分享新认知(Zheng&Davis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