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方法

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方法

ID:39284948

大小:1.04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9

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方法_第1页
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方法_第2页
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方法_第3页
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方法_第4页
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9卷第5期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O1.49NO.52013年10月JournalofLanzh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0ct.2013文章编号:0455—2059(2013)050693.07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方法张迎梅,邱倩,漆永梅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摘要: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清除多余或受损线粒体的自噬过程,在调节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和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涉及诸多生理和病理学过程.有关线粒体自噬的研究报道始于21世纪初,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研究线粒体自噬的方法众多,各有利弊,但没有一

2、种检测手段可以独立说明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或反映线粒体自噬的活性.本文旨在对目前有关线粒体白噬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及其优缺点等方面做一总结,供线粒体白噬研究者参考.关键词: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自噬体;线粒体自噬溶酶体;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Q5;Q2;Q95文献标识码:AMethodsinstudyingmitophagyZHANGYing—mei,QIUQian,QIYong—meiSchoolofLifeSciences,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Abstract:Mitophagy,theselectiveremovalofdy

3、sfunctionalmitochondriabyautophagy)isanimportantmitoehondrialqualitycontrolandfunctionstabilizingmechanismwhichhasbeenimplicatedinmanydiIrerentphysiologicalandpathologicalprocesses.TheresearchonmitophagyWasbeguninthebeginningofthiscenturywithrapiddevelopment.However,numerousmethodsinmito

4、phagyresearchhavesomeshortcomingsandtherearestillnoefectiveorstandardmethodsformonitoringorassessingmitophagy.Thisreviewaimstoshowthosecurrenttechniquesandmethodswiththeir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inthestudyofmitophagy.Keywords:mitophagy;mitophagosonles;mitolysosomes;detectionmethod线粒体是真

5、核细胞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为4个时期[8]:1)前期线粒体受损后发生通透性的重要场所,涉及细胞内稳态、增殖、能动性、衰转变,导致线粒体去极化,诱导线粒体自噬相关蛋老和死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l1J.线粒体因其DNA白活化[9].2)早期自噬体包裹受损线粒体,形成线缺乏组蛋白的保护且修复机制不健全而易受外源粒体自噬体(Mitophagosomes)[10];3)中期线粒体自或自身代谢产生的自由基(Reactiveoxygenspecies,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形成成熟的线粒体自噬溶酶ROS)的攻击或因其他胁迫而发生损伤线粒体体(Mitolysosomes)[11];4)末期线

6、粒体被溶酶体降受损后发生膜通透性转变(Mitochondrialperme—解.以上备期特点如图1所示.abilitytransition,MPT),氧化磷酸化解耦联,ATP线粒体自噬除了介导受损或者多余线粒体的过度消耗引发细胞坏死,或者线粒体肿胀后细胞降解,对网织红细胞成熟过程及受精后精子来源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触发凋亡l3].适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清除有重要意义I引,与局部缺血或药线粒体以保持其数量和质量的稳定对于细胞正物诱导的组织损伤以及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常生长和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5].线粒体症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14_,因此有关线粒体自自噬是一种选择

7、性清除受损线粒体的特异性自噬噬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研究线现象[。Ⅲ7】,根据线粒体自噬过程的特征,可将其分粒体自噬及其活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种类型:收稿日期:2013—07—11;修回日期:2013—08—17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项目(20l102lll1003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zujbky一2012—101)作者简介:张迎梅(1963一),女,山西临汾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ymzhang@lzu.edu.cn,研究方向为遗传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696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