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褐飞虱的DNA遗传变异性分析

稻褐飞虱的DNA遗传变异性分析

ID:39280629

大小:152.7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9

稻褐飞虱的DNA遗传变异性分析_第1页
稻褐飞虱的DNA遗传变异性分析_第2页
稻褐飞虱的DNA遗传变异性分析_第3页
稻褐飞虱的DNA遗传变异性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稻褐飞虱的DNA遗传变异性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4卷第1期昆虫学报Vol144,No112001年2月ACTAENTOMOLOGICASINICAFeb.,2001稻褐飞虱的DNA遗传变异性分析王桂荣,樊叶杨,庄杰云,郑康乐,张志涛(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关键词:稻褐飞虱;RAPD;相似性系数;遗传变异中图分类号:Q9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4-6296(2001)01-0123-04稻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生物型差异的研究,过去主要局限于形态学、生物学和细胞学比较及同功酶的多态性分析,对种群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仅仅是进行经典的遗传分析。本文应用RAPD技术

2、对褐飞虱种群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探讨褐飞虱是否存在明显的生物型分化。1材料与方法111虫源试虫采自中国水稻研究所养虫室。分别用品种TN1(无抗虫基因)、Mudgo(携带抗虫基因Bph1)和ASD7(携带抗虫基因bph2)强迫饲养30代以上。以寄主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区分三个不同来源的种群,即T种群、M种群和A种群。采集三个种群初羽化12h雌成虫进行蜜露测定,试验在28e~30e下进行,根据测定结果,按照下列标准,各选取14头短翅雌虫作为代表样品。其中以5mg蜜露排泄量作为褐飞虱是否致害的标准,是根据具体试验所得的经验数据。表1划分褐飞虱种群的标准T

3、able1Thestandardfordiscriminatingbrownplanthopperpopulations褐飞虱种群饲养品种鉴别品种RicevarietiesfortestBrownplanthopperpopulationRicevarietiesforrearingTN1MudgoASD7TTN1+--MMudgo++-AASD7+-++表示蜜露排泄量大于5mgHoneydewexcretionexceeds5mg;-表示蜜露排泄量小于5mgHoneydewexcretionisbelow5mg112DNA的提取取饥饿4h的短翅褐飞虱

4、雌成虫一头,用100%的乙醇洗涤后置于115mL的离心管中,研碎后加入100LL(200mmol/LTris-HClpH810,25mmol/LEDTA,015%SDS)缓冲液,再加入50LL3mol/L醋酸钠(pH512),置于-20e冰箱中约10min,1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于另一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室温放置20min,然后13000r/min离心25min,倒去上清液,用70%乙醇洗一次,片状沉淀物真空基金项目:国家攀登计划(85-31-03)研究内容收稿日期:1998-11-19;接受日期:1999-05-26#12

5、3#124昆虫学报44卷抽干。最后加入50LLTE缓冲液(100mmol/LTris-HCl,1mmol/LEDTApH8.0)悬浮,置于4e冰箱中,备用。113RAPD-PCR反应条件[4]参照陆军等的方法。引物采用BritishColumbia大学生产的10mer随机引物,共30个。114统计分析用NTSY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与分析每种群随机选取2份样品,应用30个引物进行RAPD分析,挑选出扩增稳定、多态性带多的引物6个,分析13个T种群个体、13个M种群个体和14个A种群个体(注:有两份DNA样品被污染,弃去不用)。共得到68条多态性条带

6、,其长度分布于011kb~3kb。图1显示了引物P-498在15个个体中的检测结果。图1引物P-498在15个褐飞虱个体中的扩增结果Fig.1RAPDpatternsof15ricebrownplanthopperswithprimerP-498M.1kbfragment;C.空白对照control;1~5.T种群Tpopulation;6~10.M种群Mpopulation;11~15.A种群Apopulation以68条多态性带为基础,计算了各对材料之间的相似性系数,然后采用类平均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建立树状图(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所有材料均可

7、分开,特别是在感虫品种和抗虫品种上分别强迫饲养多代后,褐飞虱种群的遗传构成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表明RAPD标记能有效地检测褐飞虱的遗传变异。但是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研究材料之间的变异范围很广,不论是来源于哪个品种,同一来源的不同个体之间相似性变异较大,而且研究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呈连续分布,无法将其明确分组。这表明褐飞虱的遗传背景是相当复杂的。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多态性带在T种群中出现的频率与其在M种群和A种群中的出现频率差异较大。其中有8条带仅在来源于抗虫品种的褐飞虱材料中出现,且在M种群和A种群中出现的频率无显著差异,有2条带仅在T种群个体中出现。该结

8、果表明,在部分RAPD标记位点上,特定的基因型可能具有种群特异性。3讨论[2][3]褐飞虱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