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73342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9
《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随着知识经济的悄然降临,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们的战略方针。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凸出来,未来的竞争主要是教育的竞争,作为教育系统内最重要的要素,教师的肩上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想担负起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把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向深入,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各种能力,而且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这样才能在职业劳动
2、中不断提高教师对道德的认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培养崇高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有所前进。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教师不仅是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而且是代表和具有这些价值和准则的人。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特别是较高的师德素养。师德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具有两层含义。广义的师德是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如教师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自身道德;而狭义的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
3、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根据我国教育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
4、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
5、,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二、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社会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的完善.也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事业心不强,功利心重,敬业奉献精神不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教师的心态也产生了变化。 部分高校教师在接受学校工作安排时,不是以教学工作的需要为原则,而是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原则,并且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与责任。特别是在目前
6、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教师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少数高校教师置职业道德于不顾,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呈上升趋势,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在教学中投入精力不足,热衷于利用第二职业挣钱,消极应付本职工作,缺乏敬业精神,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质量。2、体罚学生,歧视差生教育是一种良心事业,教师要有一颗公正的心。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成绩不仅成了学生的学习好坏的依据,也成了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有的教师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罚字当先,惩字开道,缺少
7、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的耐心。而且对待成绩不同、家庭出身不同、长相不同、个性不同的学生不能公正公平地对待遇,往往存在私心和偏心。近年来屡屡发生学生被逼自杀事件,除了我们的学生心理素质不强之外,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欠缺是其中不可否认的重要原因。3、为人师表意识淡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为人师表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道德、人格乃至为人处事的要求比对一般人的要求要高,这一点对我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光荣,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的角色,不注重自身修养,不注重为人师
8、表的形象塑造和表率作用,缺乏自尊自爱。不能用教师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去影响教育学生。有的教师不遵守教学纪律,随意变更教学时间,课堂上信口开河,甚至随意接听手机。甚至借一些个人成见和怨气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极个别教师物欲膨胀,以“教”谋私,以“分”谋私,严重影响和损害了教师的高尚形象。少数教师不仅教学能力一般,而且存在严重的学术腐败,从事一些违规、违法和权学交易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