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苏州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ID:39253660

大小:251.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6-28

苏州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苏州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苏州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苏州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苏州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规划根据《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旨在实现卫生现代化,以全面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为目标,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努力提供公平可及的卫生服务。本规划是“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全市卫生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与建设蓝图。一、“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辖5市7区。201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46.6万人,户籍人口637.77万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68.9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

2、90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1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460元,均居全国前列。(二)居民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十一五”期末,按户籍人口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4‰,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1.10岁,孕产妇死亡率为4.10/10万,婴儿死亡率为4.43‰,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128.40/10万,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全市-23-结核病得到控制,慢病防治工作不断加强,坚持开展老年人免费体检和妇女病免费普查,使慢性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了扩大免疫规划、母婴阳光工程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等民生实事工程,

3、居民健康素质显著提高。血寄地病防治工作全面达标,碘缺乏病得到关注与重视。居民饮用水卫生得到保障,农村改水普及率达100%,改厕普及率达98%,未发生因饮用水污染而引发的相关传染病或中毒性疾病。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全市66%的镇建成了国家级卫生镇,86%的村建成了省级卫生村。健康城市建设全面推进,被WHO授予“杰出健康城市奖”,成为全国试点城市。(三)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认真实施《苏州市区域卫生规划》和《苏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疗卫生资源不断增加,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十一五”期末,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75个,实际开放床位39204张,按户籍人口

4、千人床位数为6.15张(常住人口千人床位数为3.75张);全市卫生机构人员569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6507人,按户籍人口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为7.29人(常住人口千人卫生技术人员为4.44人);全市执业(助理)医师18156人,按户籍人口千人医生为2.85人(常住人口千人医生1.74人);全市注册护士17595人,按户籍人口千人注册护士为2.76人(常住人口千人注册护士1.68人)。2010年,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5977.72万人次,其中门诊人次为5483.56万人次,医疗机构入院人数为106.24万人次,总床位使用率88.96%,平均住院日10.2天。(四)农村

5、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2010年,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69.87万人,人均筹资标准达466元,新农合覆盖率为99.87%,-23-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困难人群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投入逐年增加,管理与运行模式逐步与职工医保并轨,个人帐户每年额度有所提高,统筹金额不断增长,个人自付比例相对逐年下降。“十一五”期间,我市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卫生事业发展总体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量相对不足,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与居民医疗保健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基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

6、水平相比总体偏低,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待进一步推进;卫生全行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卫生信息化有待整合提升。到2015年,全市预期常住人口将达1100万左右,其中非户籍常住人口将逐年增长,出生人口将逐年上升,慢性病、肿瘤、创伤等疾病将逐年增加,同时,人们的健康理念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医疗卫生需求仍将持续增加。二、“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三区三城”建设战略目标,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促

7、进医疗、预防和教育科研的均衡发展,提高卫生现代管理水平,推进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切实维护健康公平,生命健康提高市民整体健康素质,率先实现卫生现代化,建成卫生大市、卫生强市。-23-(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优质服务均等化。牢固树立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加快卫生现代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医疗服务优质化,充分调动医药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着力化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实现人人公平享有与国际接轨、不断优化的基本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