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学”的概念和意义

论语中“学”的概念和意义

ID:39252346

大小:21.5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8

论语中“学”的概念和意义_第1页
论语中“学”的概念和意义_第2页
论语中“学”的概念和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语中“学”的概念和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论语》中“学”的概念和意义16791026张学源【摘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学”既是第一篇又是整部《论语》的中心。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学”的方法和“学”的内容两方面来论述其概念,并进一步通过“学”与礼的关系来推得“学”的意义为养成儒家士君子。【关键词】论语学孝道德礼君子“学”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论语》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儒家之本为学。《论语》中的“学“集中体现在首篇《学而》。由开篇“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可知“学”是 进入学问、通往优良治理之门,

2、是积累道德的基础。本文将通过对“学”的方法,学的态度内容“孝”来阐明学的概念,“学”与道德和礼的关系来分析“学”的意义。《论语》中孔子认为学的途径有二,一为向贤人智者学习,二为学古。其方法具体有温故知新、时时自省,学无常师、心解力行等。《论语·学而篇》载“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这里孔子指出时常温习和练习可以使人们熟悉所学,并进而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不断获得新的体悟与收获,从而使学习愉快的进行下去。此处“时”有适当的时间的意思,“习”则另指实践,即“学之为言效也”(《四书章句集注》),

3、“为学”当能知,理解学问;“为学”当能行,践行所学。因此,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学者,将以行之也。”《论语》中孔子认为正确的学的态度应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注重塑造自己道德品质。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篇》)君子,食不求饱足,居不求舒适,却能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提升道德修养。孔子还曾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同样说明了重德轻物的品质。《论

4、语》中孔子认为学的内容为学做人和学做学问。所谓学做人指学习德行,最终养成儒家士君子。儒学就是君子养成之学。这一观点也被现今许多学者们认同。如程树德认为:“今人以求知识为学,古人以修身为学。”李泽厚曾说:“`学'者,学为人也。”杨树达则说:“学者,自修之事也。”孔子认为所谓学做学问指通过研习《六经》,学习古人智者的思想来获得知识和智慧。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希望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

5、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才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由此可见徳在学先,优良的德行是做学问的前提和保障。人们在躬行实践仁德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子夏也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且恪守信用,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学习过的人。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

6、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贤贤易色”讲的是夫妇之伦,是人伦之始,因此被列在首位,其意思是要求夫妇之间要以道德为主,以容貌为次,这更加凸显了孔子之“学”重在德行。而道德中又要以孝为首——“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中“孝”为道德之首,是基础的道德修养的起始。可以说,孝既在伦常日用中,又在以孝治天下中。孔子生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他认为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源在于君臣皆违礼。因此,《论语》中孔子认为学的意义在于养成君子,回归先王之道——复礼,使君臣各守其礼,最终重建政治秩序。君子的核心功能

7、是合群。学习德行和学问,使弟子们具备合群的功能,养成重建社会秩序之主体儒家士君子。他们既通过修身来安顿自己的生命,又通过合群的技艺来履行社会职能,恢复礼乐文明,恢复优良的治理和社会秩序。不断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们,驱动了一次又一次追求优良秩序的改革,成为中国历史演进的主体。朱熹[宋]:《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出版发行,2012年版,第47页。②黄式三、刘逢林、程树德等学者的观点,见程树德:《论语集释》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页。③杨树达:《论语疏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页。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

8、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