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新课标新思想(三)

新理念新课标新思想(三)

ID:39248540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8

新理念新课标新思想(三)_第1页
新理念新课标新思想(三)_第2页
新理念新课标新思想(三)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理念新课标新思想(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理念 新课标 新思想(三)——诠释2011年湖南高考理综化学卷28题 新理念高考倡导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通过探究的科学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师利用新课标将这种理念进行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高考来检验,因而就必须体现在新课标新考向指导下的高考试题。就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卷(I)化学28题而言,我个人认为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新理念。一、鲜活而非高不可攀28题看似为一道传统的实验题,但却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此题“新”就新在CaH2这种物质在中学教材中从未涉及过。但仔细琢磨,我们不难发现此题的落脚点并非学生不能下手,它所涉及到的

2、知识点无非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关物质的制备,实验装置的连接及操作过程。如果同学们能冷静思考,这些知识点在我们的教材中都有据可查。如H2和Ca反应的操作顺序,若能联想到我们初三涉及的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要点——“H2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那么此题即可迎刃而解。再如H2的净化与干燥,由于信息中的CaH2能与水反应,那么就自然得出需要除HCl和H2O两种杂质,连接装置也就不难下笔。特别是设计的最后一问:CaH2与H2相比,它的优点有哪些?看似很难,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对氢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两大难题需要解决:一是H2的制备,二是H2

3、的运输与安全性。从这点我们即可得知CaH2这种能源相对于H2的优点即方便携带,安全性好。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8题有三处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最大的前提就表现为能否取舍,排除干扰。首先,该题在第一小题实验装置的选择上设计了几处干扰装置如:小苏打NaHCO3的饱和溶液,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有的学生用到了NaHCO3溶液除去HCl,却没有考虑到反应后会生成新的杂质CO2,从教材中我们知道Mg条在CO2中能燃烧,可想而知,比Mg更加活泼的Ca应该与CO2反应会更加剧烈,这样也就将导致生成的CaH2不纯,即可排除。另外,此题

4、给出的氧气制取装置不需要用,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很快做出判断。但殊不知这个信息在冥冥之中给了大家暗示——CaH2和Ca的区分可以通过比较两者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来判断。这个问题看似都很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冷静对待。其次,能否利用CaH2与水反应的现象就能判断是否为CaH2呢?要弄明白这个题,同学们需要有很深的领悟能力。也就是说如果H2和Ca加热生成CaH2,产物纯吗?如果不纯,杂质会是什么呢?当然是未完全反应的Ca,并且Ca与H2反应接触面积小,是很有可能未完全反应的。再次,第4小题中CaH2与Ca的鉴别方法。这是一道开放性很强的试题,同

5、学们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都可以寻找到设计的思路。从定性的角度来看,学生可根据O2的发生装置,联想到通过Ca与CaH2燃烧能否产生水来检验。从定量的角度来看,相等质量的Ca与CaH2燃烧产物的对比分析可做出判断;根据题中的信息,比较等质量的Ca与CaH2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不同也可很快做出判断。学生都可以利用本题的信息来很好地解决问题,其实也不失为该题的一大亮点,出题老师也还真用心良苦!与此同时,有的同学还能通过比较出Ca与CaH2能否继续与H2反应,再通过反应前后的质量改变做出判断等等,所以,此题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可将他们的个

6、性发挥到极致。三、反思我们的教学上述分析,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适应高考,走在时代的前列,那么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理论必须跟上高考。在阅卷过程中,我们有“三痛”。“一痛”在于我们的学生不能规范答题,配平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怎么能够用“—”代替“=”呢?有的同学还将化学方程式写成离子方程式;将反应的条件写成点燃;将元素符号Ca错写成Cu;CaH2写成CaH,甚至还有部分同学将连接装置的i改写成I等等。“二痛”在于画蛇添足。CaH2与H2相比的优点是质量轻,密度比空气小等,出现严重的知识错误;还有的同学将Ca

7、H2看错为CaO2,也就认为CaH2能与水反应产生O2,这些都是知识性错误。其实学生只要树立了正确的答题技巧——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写正确的知识即可。在阅卷过程中,凡是遇到知识性错误,我们将一票否决。其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让学生多练一点,我们少讲点,再多一点点拨就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这种失分!“三痛”在于我们在教学中只会一味地去说实验。导致学生体验得少,也就不能领会教材中每一个实验带给学生的感悟。如此题除水蒸气杂质涉及选择干燥剂的问题,只有学生真正做了实验,教师对干燥剂应用的条件进行进一步总结,学生才会真正了解

8、浓硫酸只适合放在装置中除水蒸气(因为放在最后可能导致气流不稳而倒吸),而干燥管须大进小出,放在装置的最后,且CaCl2与浓硫酸相比,它的干燥效果不是很好!小小的一道高考题,折射出的是新理念与新课标的结合,它看似简单,却包含着对考生综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