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症状问诊--发热

临床常见症状问诊--发热

ID:39245864

大小:549.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6-28

临床常见症状问诊--发热_第1页
临床常见症状问诊--发热_第2页
临床常见症状问诊--发热_第3页
临床常见症状问诊--发热_第4页
临床常见症状问诊--发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常见症状问诊--发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临床常见症状问诊一、发热【教学目标】1、熟悉发热概念、病因2、掌握发热的临床分度3、掌握常见热型、临床意义4、熟悉发热的问诊要点5、掌握发热的主要护理诊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发热的分度、热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2、个体对发热的反应3、发热的问诊要点难点:1、发热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生理的联系2、发热与相关护理诊断的联系【定义】发热(fever):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正常体温】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一般为36~37℃【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昼夜:2~6时最低,14~20时最高年

2、龄:婴幼儿>成年>老年性别:女性>男性女性排卵后>排卵前运动、进食后体温升高其他:环境、情绪【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最主要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微生物病原体及产物、无菌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内源性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热刺激热敏神经元兴奋冷刺激冷敏神经元兴奋调定体温37℃骨骼肌紧张、寒战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反应↑产热反应↑体温恒定在37℃【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2.非致热源性发热由于体温调节者中枢受损,或存在产热过多(癫痫、甲亢)或散热减少(心衰、广泛皮肤病)的疾病,影响正常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引起发热【病因】1.感染性发热(inf

3、ectivefever):多见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感染。【病因】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fever)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fever)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2.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fever)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皮肤散热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1.发热的临床分度以口温为标准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低热:37.3

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41℃【临床表现】1.发热的临床分度2.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1)体温上升期2)高热期3)体温下降期2.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1)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散热临床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或寒战等骤升数小时内体温达39~40℃。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感、输液或药物反应缓升体温逐渐上升,数日内达高峰。见于伤寒、结核2.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1)体温上升期2)高热期特点:产热≈散热,体温升至高峰后保持不变临床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深快,出汗持续时间:随疾病而变化疟疾:数小时流感:数天伤寒:数周2.发热的临床

5、过程与特点1)体温上升期2)高热期3)体温下降期:散热>产热。汗多、皮肤潮湿骤降数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感、输液或药物反应等缓降数日体温降至正常。伤寒、风湿热等高热持续期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特点表现产热>散热,体温上升。皮肤苍白、干燥,畏寒、寒战产热≈散热,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尿量减少散热>产热,体温下降大量出汗、皮肤潮湿、皮肤温度降低防止虚脱【临床表现】1.发热的临床分度2.发热的临床过程与特点3.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fevertype):为发热时绘制于体温单上的体温曲线类型常见热型:稽留热、弛张热、

6、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临床表现】3.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continuedfever):体温在39~40℃以上持续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高热期【临床表现】3.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remittentfever)体温在39℃以上24h波动范围超过2℃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感染【临床表现】3.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规律地反复出现高温在39℃以上数小时低温在正常范围或以下数小时或几天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3.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

7、间歇热回归热(recurrentfever):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降至正常高热与无热各持续数天后交替见于霍奇金病【临床表现】3.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undulantfever):体温渐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又渐升,如此反复见于布氏杆菌病3.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不规则热:发热无规律见于结核、支气管肺炎【临床表现】【问诊要点】1.起病缓急、发热程度、热型2.发热对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食欲、脱水、体重下降、意识障碍、惊厥)3.诊断治疗与护理过程(药物降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