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

ID:39241866

大小:371.82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28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_第1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_第2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_第3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_第4页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技能探讨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数学交流的调查与思考一、问题提出在现实教学中,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现状如何呢?师生之间的数学交流又是如何?其有效性又是怎样?二、调查设计三、调查统计及分析1“学生”的现状2“教师”的现状四、几点思考1学生呼唤课堂上数学交流,该怎么办?2学生交流存在有效性缺失,该怎么办?(1)学生参与率低(2)交流出现不充分、不深入主要有下列几种现象:现象之一,各持已见,放任自流.现象之二,注意分散,思维表浅.现象之三,“放”而无序;或只“放”不“收”;或收之过急等。(3)组织效率低3课堂提问存在有效性缺失,该怎么

2、办?二、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一、创设生活情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例:《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使用》“线段、射线、直线”在讲授“线段、射线、直线”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②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也很快就能认识到,这就是线段,且线段有两个端点。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课例:生活中的平移--毕笑如(广州市113中学).FLV二、创设

3、动手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例:七年级下《等腰三角形》创设了这样的动手实践平台:将学生按每组4人分组,以组为单位按要求动手实践:1、制作等腰三角形纸片,并标上顶角、底角、腰、底边。2、把纸片对折,让两腰重叠在一起。3、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什么?4、讨论你们的发现,写出结论。此要求提出后,学生有做纸片的、折纸片的、度量的、议论的等等汇集成一片,整个课堂的教学都呈现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热烈气氛。他们纷纷展示各自的成果:1、两个底角相等,2、两腰相等,3、折痕是对称轴,4、折痕是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5、折痕

4、把底边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三、营造宽松和谐教学环境,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例:七年级下第七章复习题第9题解方程组四、激活教材,学以致用,把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水平回归,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回归。例:“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o”五、加强思维的训练力度,提高思维能力。例: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P17练习第3题:编一道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所列方程是3x+4(45-x)=150,并与同学交流比较。六、注重评价过程,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数学教学课堂生成策略1.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

5、例:学习一元二次方程2.顺应出格——“见风使舵,顺水推舟马卡连柯说:教学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例:师: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接下来大家说应该探讨哪些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呢?生1: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什么形状?教师本来的预设是想让学生最好先提出平行四边形,然后依次把矩形、菱形、正方形和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逐一进行讲解。或许是刚上完梯形这一章节,所以有很多同学都先提出了梯形的中点四边形,见此现状教师立刻改变了教学步骤。师:好!那么我们先从梯形着手看一下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哪种特殊四边形,大家能否根据

6、上一个例题自己判断出来呢?学生开始动手画图探究。教师预想学生会说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结果学生生成了三种答案:生2认为是平行四边形(正如我所愿),生3认为是矩形,生4认为菱形(其实学生都是根据画图猜想的)。此时,教师并没有马上充当裁判的角色,而是来了一个追问:在这三种答案中,你们能够肯定梯形的中点四边形一定会是什么图形吗?为什么?…….矩形有可能吗?菱形有可能吗?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呢?……3.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例: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满200减80”顾客损失49元,京城华堂商场被告欺诈(原价618元的羽绒服

7、是打完九五折后才减价的)。展示了这则新闻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你知道顾客损失的49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618×0.95-2×80)-(618-3×80)=49.1,(2)你认为顾客与商场谁更有理?4.妙用错误——“将错就错,变废为宝”富兰克林有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例:讲授a2-b2=(a+b)(a-b)这个公式后,让学生去分解x4-y4。做对的答案是(x2+y2)(x+y)(x-y),两相对照之后,原来x2-y2还应该继续分解。5.把握学情——“因生制宜,因时而化”例:八年级下册的“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开始就提出“如何

8、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问题,接下来用配方程推导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采用缩小步伐的策略,生成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如何将x2+2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