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的繁盛最新修改

农耕文明的繁盛最新修改

ID:39231175

大小:5.12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28

农耕文明的繁盛最新修改_第1页
农耕文明的繁盛最新修改_第2页
农耕文明的繁盛最新修改_第3页
农耕文明的繁盛最新修改_第4页
农耕文明的繁盛最新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耕文明的繁盛最新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课时农耕文明的繁盛17世纪初,中国人口已近两亿,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三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时期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口增长迅速精耕细作农业继续发展:1.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大量新品种被培育出来2.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你认为当时农业的哪些进步 有助于缓解人口大量增长带来的 粮食紧张问题?一、农业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猜一猜玉米,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哥伦布)。16世纪传入我国。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伦布)。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马铃薯,原产南美洲。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

2、作观赏植物。花生,原产南美洲。15、16世纪传入我国。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史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向日葵,原产北美洲。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入我国。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何时从国外引进的?引进农作物的意义?1、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2、增加粮食产量。3、改善饮食结构。4、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在江南地区,农民种桑养蚕很普遍。不少人从事丝织业。松江一带棉纺织业发达,农村妇女清晨抱着织好的棉布去市场交易,换回棉花,再来织布,没有一刻空闲。”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二、手工业棉织业

3、明代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丝织业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清代时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制瓷业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开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明朝已达极盛。清代质量最好的青花瓷,则是康熙年间的民窑产品,有“五彩青瓷”之称。手工业的发展总体特征:水平高、规模大、基地多南京的云锦云锦是丝绸中最高贵的一种,有“寸锦寸金”之说。云锦是明清皇帝御用物品。明清皇帝在江宁(南京)设置织造府。《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上3代4人在江宁织造府任职长达65年之久。苏州的丝,杭州的绸,南京云锦苏杭愁。苏州明代丝织中心南京清

4、代丝织中心明代景泰蓝景德镇的青花瓷青花海水行龙瓷扁瓶明朝青花盘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资料:明朝中后期,杭州手工业行业达360种;广东 佛山冶铁业,一日出铁六七千斤;江西景德镇有1000多座窑;每窑能烧制小型瓷器上千件;嘉兴 已使用新式的纱绸机。结合上述资料和所学内容,总结归纳明清 时期手工业发展取得的进步有哪些。一位法国传教士这样描述清代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过程——“这一劳动在同一工场内是由许多工人分别进行的。第一个工人只负责把圆形色线绘在瓷器的口缘上;第二个工人描绘花的轮廓;第三个工人接着晕色。这一伙人专门画山水,而另一伙人就专门画鸟兽。”根

5、据上述资料,结合课文第9页阅读卡内容,分析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有哪些特点。分工细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种类繁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出现在何时?何地?何行业?其典型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征?明朝中后期纺织业部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具有雇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资料1:明朝中后期,杭州手工业行业达360种;广东佛山冶铁业,一日出铁六七千斤;江西景德镇有1000多座窑;每窑能烧制小型瓷器上千件;嘉兴已使用新式的纱绸机。资料2明朝中后期在丝绸业出现了“以机杼致富”的“机户”和为“机户”纺

6、丝织绸的“机工”。“机户”一般有一定数量的织机,雇佣工匠数十名,多的甚至可达数百名,形成了“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资料2“机工”各有专能,一般有固定的雇主,按日计酬。找不到雇主的往往“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延颈相望”,如果失业,则“衣食无所”。资料3有位技术精湛的熟练织工,因对所得报酬不满,要求机户增加工资又遭拒绝,便愤而辞职。另一位机户见他技术熟练、产品精致,认为“得此一工,可胜十工”,就同意以双倍工资雇佣他。(1)资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指什么?(2)“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

7、?2、经营形式: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较高生产关系: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1、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就是手工工场)1.大批工商业市镇的兴起(1)阅读课文第10页的资料,完成后面 的思考题。(2)结合当时的人口流动趋势,分析 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的原因。三、商业的发展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盛景况的再现。画面看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来攘往,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有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皇都积胜图卷》局部商

8、业南都:今南京。街市上店铺林立,店铺前悬挂着招牌,有的写着“西北两口皮货发客”,有的写着“东西两洋货物俱全”等,这说明当时的南京除销售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