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汽化和液化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

ID:39230637

大小:10.51 M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6-28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_第1页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_第2页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_第3页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_第4页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汽化和液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两栖动物(Amphibian)———从水生到陆生的转变脊椎动物学321两栖动物的定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矛盾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主要内容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4复习鱼鱼是高度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化类群古总鳍鱼现代两栖动物泥盆纪的沧海变“桑”田鱼石螈321两栖动物的定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矛盾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主要内容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4什么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就是能在水、陆两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吗?一.两栖动物的定义定义: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生和成体水陆兼栖的变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关键性状:个体发育有一个变态过程幼体以鳃呼吸、生

2、活在水中成体主要以肺呼吸、能营陆地生活两栖动物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无尾类有尾类蚓螈类◆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中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1.水、陆环境之间有哪些主要差异?2.动物从水生到陆生面临哪些主要矛盾?如何解决?3.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有哪些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321两栖动物的定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主要内容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41.湿度差异巨大2.空气密度比水的密度小3.空气中O2含量比水中充足4.陆地上温度变化剧烈5.陆地环境复杂和传导声、光的介质改变二.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321两栖动物的定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所面临

3、的主要矛盾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主要内容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4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 矛盾(1)支撑身体并完成运动:鳍型附肢——五趾型附肢(2)呼吸空气中的氧:(3)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5)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须的温度调节:(6)适应于陆生的感官和完善的神经系统(4)在陆地上繁殖:鳃呼吸——肺呼吸体表裸露——角质化变温——恒温体外受精发育——体内受精发育321两栖动物的定义动物从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水陆环境的主要差异主要内容两栖动物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4四.两栖动物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初步适应1.出现五趾型附

4、肢,使之能在陆地上支撑体重及推动身体爬行。2.用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随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由单循环进化为不完全的双循环。3.皮肤初步角质化,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4.发展了适应陆生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尤其听觉器官,发展了中耳(鼓膜和听小骨),大脑半球完全分开。四.两栖动物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和不完善性不完善性:1.五趾型附肢较原始,四肢不能将躯体抬离地面,运动能力不强。2.肺呼吸不够完善,还必须有皮肤辅助呼吸。3.皮肤角质化程度低,不能完全防止水分蒸发,所以还不能离开潮湿环境。4.水中繁殖,幼体在水中发育和生活。5.变温动物,具有休眠习性。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不完善

5、性主要特征不完善性1.具五趾型附肢支持力弱,位体侧2.成体为肺呼吸幼体鳃呼吸,皮肤辅助3.皮肤初步角质化角质化不够,怕旱,怕盐4.成体为不完全双循环幼体单循环5.体外受精,发育经变态水中繁殖6.神经感官:具中耳,大脑半球分开两栖动物未彻底摆脱水对它的束缚,只能局限在近水的潮湿地区或重返水域生存,并且高盐环境中也无法生存,因此两栖类是脊椎动物中种类较少、分布最狭窄的动物。教材:2800种两栖动物现在已知有多少种?有没有可以在海水中生存的两栖动物?海蛙分布于中国广西及海南岛、台湾、澳门,国外见于越南、泰国、马来半岛、新加坡、婆罗洲、印尼、菲律宾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Ra

6、nacancrivora中文名:海蛙俗名:食蟹蛙今年9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两栖动物专家组和“保护国际”组织(CI)领导实施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两栖动物全球大搜索行动。由于淡水栖息地丧失及致命的壶菌感染,导致世界上两栖动物种类数量不断下降,据保护国际组织介绍,近30%已知两栖动物种类都面临灭绝的威胁。地球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人类的生存活动和发展,使大鲵的栖息地逐渐减少,特别是一些人对大鲵的大量非法捕杀,加上大鲵的自然繁殖率低等原因,使野生大鲵资源锐减,以致濒临灭绝。大鲵(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第三节两栖纲的躯体结构概述两栖纲的主要特征1.皮肤裸露,富有皮肤腺(粘液

7、腺和毒腺),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2.骨骼主要为硬骨骼,脊柱分化为颈椎、躯椎、荐椎和尾椎,成体的脊索完全消失,肋骨短或无,不与胸骨相连。在头骨部分出现了中耳,内有耳柱骨。头骨的枕髁一对,与颈椎相关节。3.成体是不完全的双循环,心脏两心房一心室(幼体单循环,一心房一心室);4.成体用肺呼吸,幼体用鳃呼吸,少数种类终生保留鳃;5.大脑半球出现了原脑皮,是嗅觉的功能。脑神经10对;6.具有五指型附肢,后肢的带骨与荐椎相连;7.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8.卵生,卵小,卵黄少,没有硬的外壳。多数体外受精,个体发育须经变态。一、体型1.蚓螈型(蠕虫型),鲵螈型,蛙型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