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23038
大小:277.82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6-27
《儿科常见病的中医药照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食积的中医药照顾食积是由于乳食喂养不当,停积脾胃,运化失健引起的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不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临床表现小儿不思饮食,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溏泄,臭如败卵或便秘。本病实证多病程短,脘腹胀痛拒按,或伴低热,哭闹不安;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多病程较长,脘腹胀满喜按,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诊断要点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溏泄,臭如败卵或便秘。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有伤乳、伤食史。大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辨证治疗中药治疗:乳食内积用消乳丸、保和丸;脾虚夹积用健脾丸。针灸治疗:实
2、证用泻法;虚中夹实证先泻后补。推拿治疗其它疗法:中成药如小儿健脾丸。调摄护理与预防严格控制饮食,禁食肥甘厚味,定时定量进食,饮食宜易消化并含丰富营养;有呕吐者以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痛时可揉摩脐部,脾虚者常灸足三里;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以蜂蜜10-20毫升冲服,三天以上未大便者可用甘油栓或开塞露通便。泄泻的中医药照顾小儿泄泻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所致的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或夹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轻证表现为泄泻病程短暂,大便次数不多,精神尚
3、好;重证则泻下急暴,次多量多,神委思睡,面色苍白或灰白。诊断要点大便次数增多,3-5次/日或多达10次以上;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委,皮肤干瘪等;大便镜检和大便病原体检查。本病应与痢疾相鉴别。辨证治疗中药治疗:如消乳丸合大安丸、霍香正气散、葛根黄芩黄连汤、参苓白术散等。针灸治疗:针刺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灸法: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泻。推拿治疗其它疗法:如霍香正气水、红灵丹等。调摄护理与预防注意休息,病重者应卧床休息;注意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被,居室保持清洁卫生,保持安静;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予易消化的流质及半流质,鼓
4、励母乳喂养小婴儿;适当控制饮食,吐泻严重者可禁食8-12小时,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转诊指征若出现泻下无度,次频量多,四肢乏力,眼眶、囟门凹陷,甚则腹凹如舟,皮肤干燥,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四肢厥冷,多汗,气息低微等气阴两伤,阴竭阳脱之危候,应急送上级医院抢救。厌食的中医药照顾厌食是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致脾胃运化不健引起的以小儿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思,甚则厌恶进食为特征的小儿常见脾胃病症。厌食不包括因外感时邪及某些慢性疾病而出现的食欲不振。临床表现食欲不振,病程长者伴有精神委靡,面色萎黄,大便溏薄,或口干,舌红苔少,食少饮多,大便干燥等。诊断要点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它
5、疾病者;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之物,吃零食及偏食等。辨证治疗中药治疗:如脾胃不和者用调脾散;脾胃气虚者用参苓白术散;脾胃阴虚者用养胃增液汤。推拿治疗其它疗法:如曲麦枳术丸、小儿健脾丸等。调摄护理与预防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少食甘肥粘腻之品,按儿童年龄给予品种多样、容易消化的食品;找出厌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注意精神护理,保持小儿良好的情绪,以增强食欲。疳证的中医药照顾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而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损引起以形体消瘦、面黄发枯、精神委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病症。临床
6、表现初期症见面黄发稀,易发脾气,厌食,形体消瘦;发展出现形体明显消瘦,并有肚腹膨胀,烦躁激动,嗜食异物等;后期则表现为极度消瘦,皮肤干瘪,大肉已脱,甚则突然虚脱。诊断要点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肚腹膨胀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者;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的15-40%,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兼有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有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及长期消瘦病史;贫血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都减少。辨证治疗中药治疗:如资生健脾丸、肥儿丸、八珍汤、石斛夜光丸、泻心导赤散、真武汤等。推拿治疗:如捏积法其它疗法:木香槟榔丸等。调摄护理与预防如发现小儿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弛,面色无华,
7、应引起注意,分析原因,及时治疗;经常带小儿到屋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增强体质;提倡母乳喂养,宣传合理喂养方法及添加辅食的知识。转诊指征如小儿疳积日久,形体消瘦日甚,皮肤干瘪,大肉尽脱,神委面黄,杳不思食,为阴竭阳脱之危候,应立即送上级医院抢救。痄腮的中医药照顾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特征的时行疾病。好发于3-5岁小儿。临床表现轻证表现为无发热或发热不甚,腮肿轻微,无明显张口困难;重者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