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13743
大小:21.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7
《教师节演讲稿他们用生命中最后姿势诠释师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师节演讲稿-他们用生命中最后姿势诠释师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人所共知,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所谓“传道”即传播为人之道;“授业”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解惑”解答学习及生活中的各种疑惑。 在传道授业解惑这三者中,“传道”无疑是放在首位的。道者,道理、道义、道德,也就是说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让学生学会为人之道。既然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因而要求为人师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人云:“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优者,不能博见。“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德才兼备,德是统帅,是首要的,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具有培养学生德智体美
2、等全面发展的师德、师智和师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只有道德高尚之人才可从事这一行业。然而,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即有“玄德”之士,又存在着“下德”之人。 所谓“玄德”即上德,是指品德高尚之人。他怀有崇高的信念,不求名利奉献着自己的全部身心,似燃烧的蜡烛,不到成灰之时不会停止燃放光和热。 5·12,下午2点28分,一个悲怆的日子,一个让全球震撼日子,一个让全人类刻骨铭心的日子。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地震,一时间,地动山摇,天崩地裂。在那一刻,楼板急剧地晃动、眼看教学楼就要坍塌的危急时刻,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一瞬间,谭千
3、秋、向倩、张米亚、王周明、汤鸿、瞿万容、胡蓉等老师,为抢救学生的生命,为保护学生逃生,毅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危难时刻,他们以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诠释着崇高和伟大。 谭千秋,绵竹市东汽中学教师,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是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住4个学生,让他们在强震中得以存生。 向倩,什邡龙居小学一个21岁美丽的小学老师,以她的玉碎护卫着三名学生。 汶川县映秀镇,在那一分钟,29岁的小学教师张米亚双臂紧紧地搂住了两个孩子。他用身体为他们进行了遮挡。垮塌造成的巨大撞击使他跪仆在废墟中。他展开双臂的姿态被永远地凝固了下来,人们说那“像一只展翅欲飞的
4、雄鹰”。当两个孩子获救的时候,他的双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能将双臂锯掉才能将孩子救出来。 在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小学,在那一分钟,王周明指挥孩子们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最后一瞬间,他冲进了教室,将还没跑出来的一名女生推了出去。一根横梁掉了下来,他的头盖骨碎了…… 在离王周明不远的地方,一名年轻漂亮的舞蹈老师正在为学生排练迎“六一”的舞蹈节目。大地迸裂、房屋垮塌的时候,她把几个学生推到了墙角,俯身趴了下去,将学生抱在了怀中。然后,废墟掩埋了她。3个孩子活了下来。她叫汤鸿。 在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在那一分钟,八十多个正在午睡的孩子突然间被
5、掩埋了。他们中只有少部分活了下来,其中有一个孩子获得了一个掩体。当废墟被挖开后,幼儿园园长说:“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个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瞿老师名叫瞿万容。 在北川县曲山小学,在那一分钟,一年级女生任思雨和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间到来的天崩地裂使她手足无措。她的老师一把抱起她就往外面冲,墙倒了下来,他们被砸在了下面。她活了下来,老师变成了尸体。这位老师叫胡蓉。 …… 无数的场景凝结在那一分钟里,无数的故事讲述在那一分钟里,无数的生命终结在那一分钟里,无数的悲伤和感动镌刻
6、在那一分钟里。在那一分钟,整个世界都在摇撼、垮塌和碎裂。生命在那一瞬间变得无比脆弱。生命在那一分钟变得无比高贵。 他们是崇高的,因为他们尊重生命。对生命的尊重,让他们热爱人生,也正是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在生死攸关时,他们选择了拯救身边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生命。在教师眼里,学生并不是枯燥的数据,并不是职业的呆板对象,而是花朵般绽放的鲜活个体。没有这样的生命意识,教师群体不可能日复一日在三尺讲台前重复那些也许讲了千百遍的话语,日复一日批改那些也许要批改一辈子的作业。琐碎小事里掩埋的职业操守,最终也让他们成为瞩目的大写的人。 他们是伟大的,更因为他们的爱没
7、有边界。教师的爱不同于父母,他们的爱是一种广泛的付出,也是一种长久的默默关注,没有贵贱智愚 之分,没有血缘亲疏之别。所以,灾难面前,他们甚至没能去救就在隔壁班的亲生骨肉,而将生存的希望更多地给予了眼前的学生。 所谓“下德”,即无德之人,他们怀着强烈的功利私心,从事着这神圣的职业。见利而进,无利而退是这些人明显的特征。我不在此讲述这类人,因为他们的行为举止玷污教师这一崇高而神圣的称号。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即,具有上乘品德的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求形式上的“德”,这才是有德之人;而下乘品德之人,从来不放弃追
8、求形式上的“获得”,这实际上是“无德”的表现。老子告诉我们具有高尚品德之人,根本就没有有德与无德的概念,也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