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各地年俗

潮汕各地年俗

ID:39211454

大小:21.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7

潮汕各地年俗_第1页
潮汕各地年俗_第2页
潮汕各地年俗_第3页
潮汕各地年俗_第4页
资源描述:

《潮汕各地年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潮汕各地年俗-----社会实践报告简介:潮汕的过年,有着许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习俗活动。在潮汕地区,过年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过年特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广义的过年指除夕到正月初四(除夕,潮人俗称“廿九夜”,即使当年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也照称不改)。实际上,潮人过年的时间特别长,从旧年的腊月起,就为“过年”做准备工作,除尘、谢神。到了农历正月,各地便开始游神、游灯、跳火堆、行彩桥等各项民俗活动,部分地区的民俗活动一直持续整个正月,这些看似繁文缛节的年俗活动,其中不乏丰富的文化内涵。“营老爷”在潮汕农村各地有

2、一个至今仍保存着起源于上古时对土地“春祈”性质的社区性节日,叫“社日”,俗称“营老爷”。“营老爷”,是一个潮汕方言词组,在这个短语中省去主语即“百姓”,“营”字在这里是谓语,作动词“巡游”用,“老爷”是潮汕人对神的一种俗称;其意思是百姓抬着神像巡游。通常的“营老爷”,分为“文营”和“武营”二种。“文营”是一种较为斯文的做法,将神像请上神轿之后,沿指定路线在社区中巡游,顺序通过社区中各户的门前接受朝拜,绕了一圈之后回到社坛中。“武营”是一种存在体力上比赛的做法,比如同一自然村中有不同社区有先营完神回社坛得到福报之说,或者在营神中表现

3、体力是一种福气的象征,这很自然的激发壮丁们的表现热情。“营神”实际上也就成为“走神”,这又是一个潮汕方言词组,“走”在这里作“跑”解释。“走神”也分为二种:一种是将神像请上神轿后,捆紧后,壮丁们抬起疾跑,完成既定路线;另一种是将神像捆紧在神轿上后,由一个壮丁背起疾跑。在营神活动中,人们对神像本来应该是恭恭敬敬,但是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澄海盐灶神欠拖”“盐灶神欠拖”这句话现在用来比喻活该劳累的意思。来源是澄海盐灶乡,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一、二十二两天游神,众村民将村里的神像捆绑起来,大家争着拉绳子横冲直撞,十分激烈,游神活动结束后,才

4、重新将神像重新粉刷,送回神庙。这里头有个故事:盐灶乡以前游神要拈阄,中阄的要安排筵席请客,穷人深为所苦。那一年,有一个渔民拈到了,却没有钱办酒席,于是那天晚上一肚子气便把神像拖到海边埋了,连夜收拾行装过洋谋生了。事也凑巧,这一年盐灶乡五谷丰收,渔汛大旺,那渔民也发了财。这事传开了,人们以为神一定喜欢被拖磨,于是相沿成俗。“潮州卧石老爷,愈食愈惊”潮州的卧石乡,流行一句“卧石老爷,愈食愈惊”的俗语。这里每年的正月初九是游神的日子。这一天,村里的人在村头搭起了祭坛和敞棚。然后,把村中庙里的几樽神像分别抬到这些棚子里。初十,全乡家家户户

5、在坛前摆开五牲等祭品,焚香烧烛,火化元宝,虔诚膜拜。到了十一日,乡里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把这些神像送回庙中。这一次就不是恭恭敬敬地用轿子抬回去,而是把神像扛在肩上,大家相互追赶,让神像相互碰撞。有的地方游行后,还把神像集中在宽阔的晒谷场上,轮流抱起神像摔打,叫做“舂老爷”。等到节日过后,才请来工匠重新修补。所以,那些神祗们在享受了祭品后必须领受无限的苦楚,难免是“愈食愈惊”了。“澄海隆城游老爷——碌筒”澄海隆城乡,每年的游神活动在正月初十,游神队伍中必然有一只纸糊的香船,以及一只盛放着红木炭的大鼎。当游神队伍经过人家门口时,那些

6、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到正月初四俗称“神上天”的日子里打破杯盘碗碟的人家,就象征性地拿出一两块,搁在香船里,意味着将不吉利随水东流,然后用家里量米用的竹筒,装上几块木炭,换上大鼎里的火种,将带来的火种带回家倒进灶里,象征炉火旺。由于竹筒里装着燃烧的火种,为了不使竹筒着火,必须边走边摇晃。人们便诙谐地说“隆城游老爷——碌筒”。潮州江东独树村“走老爷”、“格老爷”“走老爷”和“格老爷”是潮州江东镇独树村的春节民俗活动(正月十一、十二)。“走老爷”:也就是村民抬着老爷赛跑;“格老爷”是营老爷活动中最激烈精彩、最具刺激性的部分。营老爷后将神像

7、送归庙中时要看哪一抬轿的神跑得快,所有老爷并排在村广场上同时转三圈,然后比赛谁能先跑回老爷宫,在距离最大的“神前”(祀神的临时场所)还有大约20米的时候,人们以“走老爷”即是抬着“老爷”快速奔走的形式结束整个巡游活动,令赛会气氛升至高潮。据说快者将会得到神的称赞,因而新年也将更加吉祥如意,而哪种老爷能最先跑进宫里,对于村里新年的运气都有影响。澄海隆都游灯每年春节正月里,汕头澄海区隆都镇各村各社轮番“游灯”,倾巢出动的男女老少,每人手持竹制灯笼穿梭在村里巷外,热闹非凡。夜晚隆都的街道是一条条泛着红光的灯河,烘托出节日浓浓的中国味。饶

8、平三饶西巷摆桌碗三饶原是饶平县县城,县治有475年的历史,在置县之前,就有“摆桌碗”的习俗存在了,这种习俗至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三饶人多数由“河南—福建—广东”移居而来,“摆桌碗”也由中原传播、演变、改进而来。“摆桌碗”,就是在碗盘中用面粉、米粉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