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与沉说课稿

浮与沉说课稿

ID:39208822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7

浮与沉说课稿_第1页
浮与沉说课稿_第2页
浮与沉说课稿_第3页
浮与沉说课稿_第4页
浮与沉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浮与沉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浮与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河北人民出版社的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浮与沉》。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课的构思和设想。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在学生已有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实验内容: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认识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方法;3、感受浮力。旨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从而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方法。2.实验教学目标: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接触实验探究还比较少,但是对于“浮与沉”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浮

2、与沉”现象也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实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1、认识物体的浮沉现象;2、了解沉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能力目标:1、能对由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沉浮进行预测。2、能利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3、能根据沉浮的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4、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沉浮。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地观察现象和积极思考问题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研究生活中的科学和运用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物体沉浮现象;教学难点: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二、说实验方法与策略

3、把“科学概念的建立和提升”贯穿于学生的探索之中。因此,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实际出发,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分组实验,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水槽、水、苹果、木板、树叶、塑料尺、橡皮泥、小石头、螺丝钉、钥匙、塑料瓶、铅笔等。三、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认识浮沉现象上课开始,我使用故事导入新课:“三年级有几个同学在大树下打乒乓球,不小心球掉进了旁边的树洞里,洞口又小又窄,手根本够不着,谁能想个办法,把球拿上来?”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4、不难想出向洞口中倒水,球随水浮上来。我接着问:“如果是我们玩的弹珠掉进洞里,那么还能用这个办法吗?【设计意图: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接下来,给学生出示一张小纸片,问:把小纸片放入水槽中,它会沉,还是会浮呢?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让学生猜测、师演示实验,开始时我们看到纸是浮在水面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浮。板书:浮。接着师动手轻轻地碰一下小纸片,小纸片沉下去了。师解释:小纸片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就说它在水中“沉”,板书:沉因为纸的情况比较特殊,开始时可能是浮的,由

5、于吸水性强,全部浸润后会沉入水底。于是引出新问题:纸条在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进一步明确观察物体浮沉的方法:把一件物体放入水中,如果它向上运动离开水底就是浮;如果它向下运动停在水底就是沉。【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方法和知识基础。】(二)实验探究,认识新知——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请你们看看老师为你们每组准备了什么?先来猜一猜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随着学生的预测在黑板上贴物体图片,不能确定的贴在板书“浮”与“沉”的中间。学生完成猜测表格

6、。师引导:猜测出来的结果要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教师演示正确实验方法:“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实验前用课件提出实验要求及要点:并填好实验记录表。在沉或浮下面打“√”。最后进行分类。【设计意图:让学生预测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便于有针性地修正和提升学生的原有认知,促进学生的发展。】(三)、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首先我提问:物体的沉浮是永远不变的吗?你有什么办法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吗?1、教师顺势引导出示探究问题(1)选择一个浮在水面的物体(如塑料瓶),想一想:用什

7、么办法能让它沉下去?(2)选择一个沉在水底的物体(如橡皮泥),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浮起来?学生分组自选问题进行探究,比一比,哪组的办法多。2、交流探究发现,建立科学概念学生展示汇报小组探究结果。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比如让塑料瓶沉下去的方法有:用手压下去,装满重物或灌满水等。让橡皮泥浮起来的办法有:把橡皮泥裹在塑料瓶上,放在瓶盖里,捏成船形或碗形,做成空心球等。通过交流、研讨、概括出改变浮沉状态的方法包括: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液体的比重。此外,还可以借助别的物体。【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建

8、立科学的概念,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交流总结。】(四)、迁移运用,课外延伸——收课不收思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与沉浮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视野。1、为什么轮船可以浮在水面上?2、中国死海,人在水中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3、推测潜水艇的沉浮原理。【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承上启下,既是对课堂中心内容的总结,也是为下节课“感受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