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汉书_人名字三题

_汉书_人名字三题

ID:39207428

大小:1.07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7

_汉书_人名字三题_第1页
_汉书_人名字三题_第2页
_汉书_人名字三题_第3页
_汉书_人名字三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_汉书_人名字三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6卷第4期JournalofXinjiangUniversity,Vol.26,No.4,1998汉书人名字三题张新武摘要本文介绍了汉书中三类很有特点的人名与字,揭示了其中的文化内涵。AbstractThepapermakesanintroductionofthreetypesofuniquepersonalnamesandbringstolighttheirprofoundculturalconnotations。关键词汉书人名字思想意识社会风尚人的名字能反映人们的意识形态,它是太子者张

2、延年(昭帝纪)、大司农田延年(霍光人们的志趣爱好、生活理想,以及道德标准、传)、谒者杜延年(昭帝纪)、建平侯杜延年(此价值取向等等一切内心世界的外向的宣示。为杜周之子,与上述谒者杜延年不是一人)、综合考察某一历史时期的人名与字,对于我执金吾严延年(字长孙,武五子传),宣帝时们探讨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倾向,是很有河南太守严延年(字次卿)、诗家毛公再传有帮助的。笔者在阅读汉书的过程中发弟子解延年(儒林传),元帝纪有周承休侯现,汉书中的某些人名字很有时代特点,从姬延年,陈汤传有乘马延年等等。中可以窥见西汉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风尚,[延寿]宣帝时有大司马车骑将军

3、许延寿也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的政策法令、政治举措,(外戚传)、侍中中郎将张延寿(张安世传)、执甚至统治者个人的行为,对人们起名取字的金吾李延寿(霍光传)、左冯翊韩延寿、楚文王影响。这样的人名与字有三类,我们权且称刘礼玄孙刘延寿(宣帝纪),元帝时有御史大之为延年益寿名、道德圣贤名、排行字。下面我们将对汉书中的这三类人名字分别加以夫繁延寿(谷永传)、西域都护甘延寿、传易介绍,并分析其中的思想文化内涵。人名举者梁人焦延寿(京房传),成帝时有廷尉范延例中,凡汉书中有传的,均不注明出处;无寿(翟方进传)。另外,传说中有为王昭君画传者列出见于何人之传纪。如果本人无传,像者大名鼎

4、鼎的毛延寿,但汉书中未出现而其名字在不同的传纪中不止一次地出现,他的名字。则只注一个出处,以节省篇幅。[千秋]武帝时有丞相车千秋,宣帝时有谏大夫给事中蔡千秋(儒林传)、夏侯建子夏一、延年益寿名与黄老术、神仙术侯千秋,元帝时有太常弋阳侯任千秋(元帝延年益寿名反映了人们延年益寿,长生纪)等等。12[彭祖]景帝世有南皮侯窦彭祖(周勃不老的愿望。这类人名用字主要有:延年(人名后面的上标数字,是该名在汉书中被传)、赵王刘彭祖(景十三王传),武帝也有广977川中尉蔡彭祖(景十三王传),宣帝世有真定使用的总次数,下同)、延寿、千秋、彭祖、万2太守邓彭祖(儒林传),直不疑传有不

5、疑之年。例如:[延年]武帝时有协律都尉李延年(佞幸孙直彭祖等等。传)、博士孔延年(孔光传),昭帝时有冒充戾[万年]宣元时有御史大夫陈万年,成帝本文于1998年5月12日收到88时有将作大匠解万年。语为名。这类人名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标156715延年益寿名,集中于武、昭、宣、元四朝,准与行为规范。主要有:信、义、仁、忠、83125文帝以前,成帝以后,未见有叫这类名字的。恭、敬、钦、恽。究其原因,大约有两条:其一是道家思想的影以信为名者,高帝时有韩信、韩王信、响。汉初承秦之弊,海内虚耗,统治阶级采纪信(高帝纪)、刘信(楚元王传),武帝时有赵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思想上

6、则提倡黄老术,信(苏建传)、王信(窦婴传)、杨信(匈奴传)、成信(王温舒传)、田信(张汤传),翟方进传文帝、景帝及文帝窦皇后,都是黄老思想的倡有逢信等等。以义为名者如:高帝纪有导者,流风所及,直到武帝时,虽然罢黜百宋义,韩延寿传有韩义,昭帝时有丞相蔡家,独尊儒术,而司马谈论六家旨要,仍然以义,翟方进传有翟义等等。以仁为名者,道家为第一。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反朴归真,景帝时有郎中令周仁(佞幸传),武帝时有田对待生命的态度则是养生全性,以享尽天年仁(武帝纪)、汲仁(汲黯传),昭帝时有徐仁为高。其二是武帝、宣帝好神仙之术的影响。(杜周传),儒林传有桥仁

7、,元后传有王武帝尊崇方士李少君、齐人少翁、栾大等,拜仁,王莽传有孔仁。以忠为名者如:高少翁为文武将军,栾人为五利将军,不惜耗费帝纪有郑忠,宣帝纪有杨忠,元帝纪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让他们炼黄金,到海上寻找尹忠,外戚传有丁忠等等。以恭敬为神仙安期生之属,以求益寿不死之药。到海名者如:史丹传有史恭,儒林传有秦恭,上寻找仙人的动辄以千数。听说仙人好楼佞幸传有弘恭、董恭,高帝时有娄敬,准南居,于是武帝又令人在长安作蜚廉桂观,在甘王传有冯敬,儒林传有夏侯敬等等。以泉作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