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205225
大小:267.8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6-27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记类文言文阅读指导传记类文言文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读全文时要着眼于整体的理解,不必拘泥于个别字句。方法:圈点勾画作标记具体做法:1、在主要人物姓名下标上着重号,以示强调;2、给相关的人物编上代号以便理顺人物关系;3、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下面画上波浪线以便明确事件发展的过程;4、在出现“变化"(人物官职升迁、地点转移、事件发展、时间推移等)处做上特殊标记;5、尤其是对人物细节的具体刻画部分。通读全文后,最好对传主的主要事迹进行梳理。分清主人公在何时、何地、何职做了何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哪些人,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事件
2、各持什么态度,事件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等。第一题考查实词,正确理解文言文实词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语境推断。第二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特征的具体表现,在阅读过程中圈点细节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很多信息分析在阅读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而一些阅读过程中没有分析到的信息,再置于具体语境中分析一下即可。第三题考查文本的概括分析能力,它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内在的联系,分清主次信息,找出某个论断的依据,某个事件的原因,某种发展的结果等。解答这类题目最基本的方法是文本对照法,即将选项的内容与选文信息进行比照,看是否存在出入,是否分析适当,是否凭空制造事实或臆断结论等。文言文翻译:原则
3、:信、达、雅(严复)字字落实,句句通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排比、互文)直译六字法:留、删、换、调、补、对对:严格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留: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或古今通用词语,皆保留不动;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如结构助词、语气助词、表敬副词、发语词、偏义复词等;换:①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②词类活用译出活用特征;③古今异义译出古今区别;④通假字译为本字。调: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照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补:省略的成分、指代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文言文翻译考察的关键点是重点
4、词语、句式多义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常见虚词、偏义复词、通假字、数量词的特殊用法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疑问句、固定句式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关键得分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意识,得分意识,胸中有阅卷老师意识(不考验而取悦)麦铁杖,始兴人也。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性疏诞使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陈太建中,结聚为群盗,广州刺史欧阳頠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每罢朝后,行百馀里,夜至南徐州,俞城而入,行光火劫盗。旦还,及时仍又执伞。如此者十馀度,物主识之,州以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后数告变,尚书蔡徵曰:“此可验耳。”于仗下时,购以百金,求
5、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盗明矣。”惜其勇捷,诫而释之。陈亡后,徙居清流县。遇江东反,杨素遣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觇贼中消息,具知还报。后复更往,为贼所擒。逆帅李棱遣兵仗三十人卫之,缚送高智慧。行至庆亭,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杀之皆尽,悉割其鼻,怀之以归。素大奇之。后叙战勋,不及铁杖,遇素驰驿归于京师,铁杖步追之,每夜则同宿。素见而悟,特奏授仪同三司。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从杨素击之,每战先登。进位柱国。寻除莱州刺史,无治名。后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
6、,顾谓医者吴景贤曰:“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灸頞,瓜蒂喷鼻,治黄不差,而卧死儿女手中乎?”将渡辽,谓其三子曰:“阿奴当备浅色黄衫。吾荷国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杀,尔当富贵。唯诚与孝,尔其勉之。”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亦死之,左右更无及者。帝为之流涕,购得其尸,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曰武烈。李愚,字子晦,渤海无棣人也。愚为人谨重寡言,好学,为古文。与李延光相善,延光以经术事梁末帝为侍讲,数称荐愚,愚由此得召。久之,拜左拾遗、崇政院直学士。衡王友谅,末帝兄也,梁大臣李振等皆拜之,独愚长揖,末帝以责愚曰:“衡王朕拜之,卿独揖,可乎
7、?”愚曰:“陛下以家人礼见之,则拜宜也。臣于王无所私,岂宜妄有所屈?”坐言事忤旨,罢为邓州观察判官。唐庄宗灭梁,拜主客郎中、翰林学士。魏王继岌伐蜀,辟愚都统判官。蜀道阻险,议者以谓宜缓师待变而进,招讨使郭崇韬以决于愚,愚曰:“王衍荒怠,乱国之政,其人厌之。乘其仓卒,击其无备,其利在速,不可缓也。”崇韬以为然,而所至迎降,遂以灭蜀。初,军行至宝鸡,招讨判官陈乂称疾请留,愚厉声曰:“陈乂见利则进,知难则止。今大军涉险,人心易摇,正可斩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