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施治

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施治

ID:39202521

大小:73.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7

上传者:无敌小子
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施治_第1页
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施治_第2页
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施治_第3页
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施治_第4页
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施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施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施治春季进补的原则:平补为主青春期少女生活中的健康准则中药名猜谜游戏学中医入手的《四小经典》必读书中药毒性极强的三种中医学六气与六淫正与邪【疾病名称】:月经过多【别名】:暂无 【疾病科别】:妇产科【病理辨证】:  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每次经量超过80毫升以上,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常伴月经先期,属月经病。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理是气虚统摄无权,血热经血妄行和血瘀阻滞,新血不得归经。以月经量多而周期、经期正常为辨证要点,结合经色和经质的变化以及全身的证候分辨虚实、寒热。治疗要注意经时和平时的不同,平时治本是调经,经时固冲止血需标本同治。月经过多的中医辩证分型有以下几种:(1)气虚型症状:行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觥白,舌淡,苔薄,脉缓弱。   证候分析:气虚则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故经行量多;气虚火衰不能化血为赤,故经色淡红,质清稀;气虚中阳不振,故神疲体倦,气短懒言;气虚失于升提,故小腹空坠;气虚阳气不布,故面色光白。舌淡,苔薄,脉缓弱,也为气虚之象。  辨证施治:补气摄血,调经止血。(2)血热型症状:实热者经行量多,色红黏稠有块,口干喜冷饮,心烦易怒,便秘尿赤。苔黄,舌红脉弦带数。阴虚内热者伴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脉细数无力。  证候分析:阳热内盛,伏于冲任,经行之际,热迫血行,故经行量多;血为热灼,故经色红而质稠;热邪伤津,则口渴饮冷,尿黄便结;热扰心神,故心烦多梦。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之征。  辨证施治:清热凉血,调经止血。(3)血瘀型症状:经行量多,色紫黯,质稠有血块,经行腹痛,或平时小腹胀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有力。  证候分析:瘀血阻于冲任,新血难安,故经行量多;瘀血内结,故经色紫黯有块;瘀阻胞脉,“不通则 痛”,故经行腹痛,或平时小腹胀痛。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有力,为血瘀之征。  辨证施治:活血化瘀,调经止血。【临床症状】:  医生认为正常的月经出血应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为月经过多。以卫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计,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换四五次,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每包10片计)。假如用3包卫生巾还不够,而且差不多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注意事项】:  1.精神情绪可以影响丘脑下部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导致月经失调,经量过多。肝主藏血,又有疏泄调达功能,如果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功能,也可引起月经过多。故情绪舒畅可防止月经失调和月经过多。  同时平时还应注意饮食调养,保持机体正气充足,也可防止月经过多。   2.月经过多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伴发月经周期和经期紊乱,则可发展为崩漏。如果月经过多的病程较长,或经量多如注,会引起血虚(贫血),脏腑失去血的滋养。  3.月经血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落出血,中医认为是胞宫执行“泻”的功能,即行月经,故月经血要下行通畅,而血量又不宜过多,由此治疗月经过多时,在月经的头三天内以减少血量为妥,如果一下子使用大剂量的止血药,尤其是炭类止血药,虽然出血已止,但常有下腹胀坠不适等症,继而又淋漓出血不止,导致经期延长,这一要点在临床上常被疏忽的。  4.月经过多时病人有紧张恐惧情绪,因此要安慰和安定病人的情绪,配合治疗。血止后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进行中药调养,调整脏腑气血功能,防止月经过多发生。  5.有内科疾病者,如肝病、血液病者应同时治疗内科病。因为这类病人的月经病是由内科病引起的,所以当先治病为主,病愈经亦能自调。   6.提倡劳逸结合,尤其在经期更要适当休息。平时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脏腑功能。  7、适劳逸要积极从事劳动(体力和脑力劳动),但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过则易伤脾气,可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经疾病。  8、节育和节欲要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防病,避免生育(含人流)过多过频及经期、产后交合,否则损伤冲任、精血、肾气,导致月经疾病。上述各项在平时应多加注意,在经期、产后更要重视,既可减少或防止本病的发生。  9、适寒温要根据气候环境变化,适当增减衣被,不要过冷过凉,以免招致外邪,损伤血气,引起月经疾病。  10、节饮食要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引起月经不调。  11、调情志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扰及冲任而为月经疾病。 (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