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99719
大小:3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7
《斯伟江:林森浩案二审辩护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关于毒物的性质检方没有提供任何检测报告的质谱图,检方的回答是这是上海惯例。基于以下理由辩护人认为本案应该提供质谱图,以澄清疑点。1.此化学试剂系非法生产,非法销售,其制造方法和书本上记载有一定差异。(制造者说自己是照着书本制造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均被刑事拘留)。这个试剂没有得到外部验证过。正品制造厂家均回答,如何制造系商业秘密,辩方认为按图制造,品质难以保证。2.证据显示,林使用的非法生产的化学试剂的价格是正品1200分之一。3.此化学试剂存放条件违背正品规定的温度。正品规定2-8°存储。存放不当容易变质。4.此化学
2、试剂的制造时间可能超过10年,打开后存放时间超过2年。根据证据可能会变质。5.如果是此试剂,证据都表明,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为37毫克每千克,而林实验中用50毫克每千克,大鼠的致死量远远不到50%,只到14.7%。因此,是否是真的二甲基亚硝胺存疑。6.辩方得知检方得到部分质谱图,也申请法院调取,但不知为何没有提供。7.本案如果按照侦查实验的饮水机里的数量1100毫升,倒入50毫升二甲基亚硝胺,按照37毫克每千克半数致死量,根据黄洋的体重65公斤,致死量为2.405克。按照我们的实验,一个人喝一口水的基本是16.83毫升左
3、右,黄洋喝一口吐出一半,这样黄洋喝入的毒物量为0.366克。远不到半数致死量2.405克,且相差很远。计算公式:50毫升除以1150毫升(1100毫升水+50毫升二甲基亚硝胺),再乘以8.415(半口16.83/2),等于0.366克。8.司鉴所和上海市公安局对黄洋同一批尿液,同样数量的尿液检测结果完全不一样。这些检测报告的检材,系黄洋的同学朋友提取,并非公安机关提取,且辗转多人之手。9.所有的鉴定报告均未提供其检测限是多少,因为二甲基亚硝胺微量元素广泛存在,如果检测限足够低,是可能检测出来。10.辩方提供的美国国家环
4、保局和加州环保局以及许多学术论文,均表明,微量二甲基亚硝胺广泛存在于人类周围,包括自来水,血液,尿液、香烟烟雾等。因此,即便检测出有微量元素,并无意义,因为可能就是人体本身所存在,因此,有意义的是,必须对黄洋的血液、尿液、肝等内的可能存在的二甲基亚硝胺做定量分析,(因为如果是中毒,量一定是比较大的)。但所有的检测报告,均未做定量检测。检方认为可能是检材不够,而事实上,检材足够定量分析。因此本案检方需要提供质谱图,如果不提供质谱图,本案的毒物性质存疑。二、黄洋死因存疑1.如前分析,黄洋喝入的毒物,即便是二甲基亚硝胺,其一
5、口喝入的量,远不到致死量。因此,是否有其他因素介入,或者有其他因素导致,值得探讨。2.出庭的有专门知识的人胡志强的证言。辩护人结合证言的意见主要是想申请重新鉴定。该专家的主要依据是黄洋的乙肝抗体在4月3日之后,由阴转阳,且数据较高,结合医学书籍。其也解释了为什么HBV-DNA检测没有查到,是因为这一检材存放时间远远超过规定6个小时,存放了30多个小时,其次,检测次数不够,只有一次。胡法医在法庭上回答了所有的质疑。3.本案至少可以证明黄洋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且黄洋有脂肪肝。相对正常人肝会脆弱些。4.黄洋可能在中毒前喝过酒。
6、根据资料,酒会和毒物,药物一起结合,引发或者导致急性肝衰竭。5.上海市公安局和司法鉴定中心的尸体解剖和报告,均未对黄洋的血液、尿液、肝等做毒物化验,出庭的鉴定人说,第二次解剖时间太久,但第一次解剖,就是在黄洋去世第二天解剖。按照国家推荐的检测规则《中毒尸体检验规范》,则是应该对死者的这些体液、器官做毒物检测。6.陈忆九等的报告中,对排除乙肝暴发性肝衰竭的病理学分析,和《病毒性肝炎》(周伯平等)等部分医学著作相矛盾。7.陈忆九等司法鉴定中心的报告程序违法。A,上海市人身伤害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是依据旧的刑事诉讼法第120条,
7、但2012年新刑诉法将120条修改,该委员会存在失去法律依据。B,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33条的规定,只有司法鉴定主管机关(司法局)和鉴定的行业协会才可以组织多个鉴定机构的专家进行鉴定。司法鉴定中心只是一个鉴定机构,非上面两者。司法局无权授权其他组织来行使该权利。因此程序违法。对此,检方无法回应。8.本案黄洋使用了大量对肝有损伤的药物,是否会结合毒物或者酒引发急性肝衰竭?9.辩护人总的意见是,申请法院对死因进行重新鉴定,对林负责也对黄洋负责。三、主观故意是伤害还是故意杀人1.从二甲基亚硝胺的购买,存储,配比,均非林所为
8、,是林的师姐所做。2.该非法生产的化学试剂没有任何警示标志,而正品是由明显的警示标志,如骷髅头等危险标记。3.林森浩在投毒时未使用手套,口罩,且闻到了味道,如果他知道是剧毒,查过资料,那么应该知道吸入甚至皮肤碰到,都是有毒,吸入也是致命的。4.林虽然写了论文,但投毒之后仍去查询网页,反而说明虽然做过实验,其并非十分清楚这药物的毒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