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

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

ID:39174736

大小:5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6-26

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_第1页
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_第2页
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_第3页
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_第4页
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兼与北洋新军比较李细珠·2012-03-0314:25:09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摘要:张之洞是近代采用西法编练新军的先驱者之一,从江南自强军的创办到湖北常备军的建立,既是一个新军编练的具体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关于军事制度变革的思想探索过程。张之洞对于晚清军事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张之洞的练兵思想源流与湖北新军创建的基本史实,并通过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的比较以观察湖北新军的特点,为我们观察晚清军事近代化提供了一个面相。  关键词:张之洞/袁世凯/湖北新军/北洋新军  作者简介:李细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

2、史研究所研究员。  张之洞是清末用西法编练新军的重要人物,他的西法练兵思想主张与创建湖北新军的具体实践工作,对晚清军事近代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拟对张之洞的练兵思想源流与湖北新军的创建史实作一系统的探讨,并通过与北洋新军的比较以观察湖北新军的特点,以期有助于我们对晚清军事近代化的认识。  一、练兵必“参用西法”:由师德而师日  甲午战争的刺激,是清朝采用西法编练新军的契机。这方面的标志就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建陆军和张之洞的南洋自强军。  张之洞对西法练兵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与他从清流派转变为洋务派的历程相一致,张之洞对于军事的直接关注是从出任山西巡抚开始的。他在抚晋约半年

3、后制定的一个治晋方案的20条措施中有一条是“练主兵”,他自己的解释是“欲将防勇尽化为练军”,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他发现山西原有的旧式军队如绿营和勇营都是积弊难除,故主张将山西全省军队“一律改为练军”,改练之法是:“大率参制兵勇营之制而用之,取勇营之简易,参以制兵之持久,化饥为饱,化繁为简,化散为整,化板为活”(注:张之洞:《整饬治理折》、《新募马队并未增饷折》、《筹改营制折并单》,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2页、第144页、第221页。)。可见,那时他所谓的“练军”还不是新式军队,只是对旧式军队的整顿。  在调任两广总督后,张之洞

4、经历了中法战争,从中他深切地感受到中外军事上的差距,“越地滇、粤诸军,与法人攻战累年,利钝亦已共见”。当时他认为中国军队还只是武器和技战术的落后,因此他“抵粤以来,首以购备军火为务”,并招募广胜军,“远募洋将,以资教练”。虽然他试图雇佣洋弁教练广胜军“专习洋战”,但他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派洋弁为教习,但学其镇静、严肃之意,枪炮取准之法,筑台造垒之式,考究洋械机括、子药利病。至洋操阵式,麇聚方行,队伍甚板,进退迟钝,近日关、越诸捷,屡以此为我所乘,断宜弃之不学”。由于英勇顽强的中国军队在某些局部战争中的胜利,如镇南关、谅山大捷,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掩盖了中国军事制度上的弱点。

5、这时张之洞还没有意识到中外军事制度方面的差距,他要求广胜军的“营规纪律”等仍然采用“湘、淮规制”(注:《筹议海防要策折》、《教练广胜军专习洋战片》,《张之洞全集》第1册,第307页、第313-314页。)。  中日甲午战争初期,在湖广总督任上的张之洞还是特别强调中国军队武器方面的落后,他认为:“与洋人战,募勇非难,军火为难,若无精械,虽多无益”。“倭事断难速了,用兵日久,军火匮乏,最为大患。盖与洋人战与发、捻不同,如无精械,虽有猛将强兵亦断难制胜”(注:《致总署》(二件),《张之洞全集》第3册,第1989、1990页。)。甲午战争之后,洋务派惨淡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的全军覆

6、灭与昔日号称陆军劲旅的湘、淮军的不堪一击,才使国人如梦初醒,痛定思痛,人们发现,中国军事上的落后,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制度。  时署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在处理甲午战争善后事宜的过程中也作了深刻的反省。他从军事上总结中国失败的原因时说:  中国自剿平发、捻以来,军威颇振,何以此次军务竟不能支?查发、捻虽甚猛悍,然究系流寇,与敌国不同。日本用兵皆效西法,简练有素,饷厚械精,攻取皆有成算,弁兵皆有地图以及登山涉水之具、糇粮御寒之物,无不周备;而又不惜重利,广购间谍。故今日之敌,迥非发、捻可比。我军则仓卒召募以应之,心既不齐,械亦不足,技又不习,以致动辄溃挫。且十年以来,宿将

7、上选所存无多,其次者暮气已及,积习已深,将领以克扣为故常,以应酬为能事,其自爱者,亦仅能约束不扰而已。至于忠义奋发、锐意灭贼者,则实罕见其人。故非一变旧法,必不能尽除旧习。  在张之洞看来,甲午战争中日本之胜在于其“用兵皆效西法”,所以中国必须“一变旧法”,即采用西法练兵。他当即提出在江南“拟练万人为一军”,并提出三条练兵办法:一是募洋将管带操练;二是遣员弁出洋学习;三是各直省各设陆军学堂。“三途之中,以用洋将管教练为最速,以出洋学习功夫为最实,益处为最广,而中国自设学堂亦可相辅而行”(注:《吁请修备储才折》,《张之洞全集》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