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62074
大小:19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6
《高中数学初高中衔接读本专题5.2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和内心高效演练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和内心三角形是最重要的基本平面图形,它包含了丰富的知识,也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很多较复杂的图形问题可以化归为三角形的问题。三角形与高中三角函数、向量、解三角形及立体几何等部分都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扎实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初中阶段大家已经学习了三角形边上中线、高线、垂直平分线及内角平分线的一些性质。如三角形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边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边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诸如此类。在高中学习中,还会涉及到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重心)、三条高线交点(垂心)、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
2、点(外心)及三条内角平分线交点(内心)的问题,因而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性质。【知识梳理】三角形的四心(1)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它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相等.(2)高线: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3)中线: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4)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三条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高效演练】1.如图所示,在△ABC中,点P是△ABC的内心,则∠PBC+∠PCA+∠PAB= 度.2.设为的重心,且,,,则的
3、面积为 .6【解析】由,,,有,知两中线,垂直.于是.【答案】183.已知、分别为锐角的垂心和外心,,垂足为,则________.【解析】可延长交的外接圆于,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答案】2∶14.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在OB上任取一点P,连结AP,过D作AP垂线交OA于Q点.求证:OP=OQ.【解析】在△APD中,由AO⊥PD,DQ⊥AP可知,点Q是△APD的垂心,连结PQ,必有PQ⊥AD.∵AB⊥AD,∴PQ∥BA,∴又∵OA=OB,∴OP=OQ.5.如图3,在△ABC中,AB=AC,过BC的中点D作DE
4、⊥AC于点E,G是DE的中点,求证:AG⊥BE.66.求证: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已知中,AD与BE交于H点.求证.证明以CH为直径作圆,在以CH为直径的圆上,.同理,E、D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可得.,又与有公共角,,即.7.(1)设G是△ABC的重心,证明:△GBC,△GAC,△GAB的面积相等.(2)利用(1)的结论,证明:三角形顶点到重心的距离,等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6【分析】(1)设三条中线为AD,BE,CF,三中线交于G点,G是重心,由同底等高得到S△GBC=2S△GCD,S△GAC=2S△GCD,由此能证明△GBC,
5、△GAC,△GAB的面积相等.(2)设三条中线为AD,BE,CF,三中线交于G点,G是重心,由S△GBC=S△GAC,S△GBC=2S△GCD,得到S△GAC=2S△GCD,由此能证明三角形顶点到重心的距离,等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2)证明:设三条中线为AD,BE,CF,三中线交于G点,G是重心,∵△GBC,△GAC,△GAB的面积相等,∴S△GBC=S△GAC,∵BD=CD,∴S△GBC=2S△GCD,∴S△GAC=2S△GCD,∵△AGC和△DGC在分别以AG和DG为底时,高都是点C到边AD的距离,∴AG=2GD,同理可证CG=
6、2GF,BG=2GE,∴三角形顶点到重心的距离,等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相等的证明,考查三角形重心定理的证明,解题时要注意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合理运用68.已知三角形的三边a,b,c,三角形的重心到外接圆的距离为d,外接圆半径为R,求证:a2+b2+c2+9d2=9R2.【分析】以△ABC的外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可令A、B、C的坐标依次是:(Rcosα,Rsinα)、(Rcosβ,Rsinβ)、(Rcosγ,Rsinγ).令AB中点为D、△ABC的重心为G(m,n),求出m,n,进而可证明a2+b2+c2+9d2
7、=9R2.于是:a2=(Rcosβ﹣Rcosγ)2+(Rsinβ﹣Rsinγ)2=R2(2﹣2cosβcosγ﹣2sinβsinγ)b2=(Rcosα﹣Rcosγ)2+(Rsinα﹣Rsinγ)2=R2(2﹣2cosαcosγ﹣2sinαsinγ),c2=(Rcosα﹣Rcosβ)2+(Rsinα﹣Rsinβ)2=R2(2﹣2cosαcosβ﹣2sinαsinβ).9d2=9[(m﹣0)2+(n﹣0)2]=9{[R(cosα+cosβ+cosγ)﹣0]2+[R(sinα+sinβ+sinγ)﹣0]2}=R2[(cosα+cosβ+cosγ)2
8、+(sinα+sinβ+sinγ)2]=R2(3+2cosαcosβ+2cosβcosγ+2cosαcosγ+2sinαsinβ+2sinβsinγ+2sinαs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