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46767
大小:3.86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6-25
《《谷子与高粱病害》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谷子白发病与高粱病害谷子白发病谷子白发病是我国谷子产区的重要病害。发病率高一般为1——10%个别地方达50%以上,植株受害后一般不结实,对产量影响极大。一、症状识别芽腐:幼苗受害变褐弯曲,不等出土即枯死。灰背:当幼苗长到6——10cm高3——4叶时开始出现症状。病叶产生淡黄色与叶脉平行的条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灰背”严重时枯死。白尖:病株长到高60cm左右时,病株心叶正面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大型条斑,几条合并连片,心叶不能展开卷筒直立,全叶白色称为“白尖”。白发:“枪杆”心叶组织逐渐破裂成一把细丝,并散发出大量黄色粉末,丝状物变白略卷曲呈白发状。看谷老:部分
2、病株能抽穗,病穗上的小花内外颖伸长并卷曲成小卷叶状,或尖状。全穗膨松,短缩呈刺猥状,称为“看谷老”。二、发病规律病原:谷子白发病是由鞭毛菌亚门指梗霉属引起的病害,叶片的白色霉状物即是孢子囊和孢囊梗,孢囊梗由气孔伸出,短而粗,顶端生短小的分枝,其上着生孢子囊,孢子囊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成熟后随空气传播,萌发时由突起处放出游动孢子。病菌在白尖时开始形成卵孢子,当病部变褐时卵孢子已成熟。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表面、土壤和粪肥中越冬。种子和病残体中也可带菌。第二年卵孢子萌发侵入谷芽鞘,系统侵染,随植物生长表现各种症状。发病条件1、出苗的快慢:谷芽长2cm以下最易受侵染,播种越深
3、出土慢则发病率越高。2、土壤温湿度:侵入最适温度为20℃最适湿度为60%,土壤温湿度对孢子的萌发和谷芽出土的快慢有影响,土温过低,则谷种发芽慢,延长了感病时期,侵染机率高发病重。3、品种抗病性:不同品种抗病性不同,在同样条件下有些感病品种发病率达70%而抗病品种则不到1%。三、防治措施1实行轮作: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可使发病率由38.3%降到0.5%.。2种子处理:可用40%的敌克松粉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近年、用35%的瑞毒霉拌种剂,每100kg种子用药0.2kg,进行拌种,防治效果显著。3药土覆盖种子:当土壤中菌量大时,可用沟施药土的方法 ,每亩用0.25kg药兑
4、细土15——20kg播种后沟撒药土,防效比拌种好。4拔除病株:结合田间管理拔除“灰背”、“白尖”,每5——6天拔一次,必须在卵孢子未飞散前拔除。拔下的病株要烧毁或深埋。5粪肥要腐熟,杀死病菌。也可选用抗病品种减轻病害的发生。谷瘟病又名掐脖黄是谷子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洼地常发生。一、症状识别与稻瘟病相似受害叶起初产生深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渐扩大成梭形,大小约为3——7×1——4mm,边缘紫褐色中部青灰色外围有黄色晕圈,潮湿时密生灰绿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愈合成不规则形叶片枯死。茎、叶鞘也有类似病斑,病斑环绕茎秆穗颈上产生褐色小点,以后呈梭形。发病早而重的全穗不结实;发病晚时籽粒秕瘦
5、不能正常结实。谷瘟病二、发病规律是由半知菌亚门梨形孢属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丝在病草病残组织上越冬。种子也可以带菌但侵染率低。病菌以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发病条件:湿度大发病重品种间也有较大的差异一般组织坚硬,颖壳紧有刺毛的品种较抗病,施N肥多地势低洼有利于发病。三、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如晋谷6号、京谷1号、延谷1号、长农10号、15号是抗病良种。2拾烧根茬,处理病草,单割单放厩肥要腐熟。3种子处理:可结合谷子白发病用多菌灵等拌种或石灰水浸种。4加强田间管理:轮作3年,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注意N、P、K的配合。5药剂防治在拔节期注意抓好叶瘟防治。50%退菌特或克瘟散500——
6、800倍液或春雷霉素、井冈霉素80PPM也可用多菌灵、托布津1500——2000倍液喷雾。高粱叶斑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清除病残体。3、实行大面积轮作结合深翻。4、喷2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液,600——800倍液代森锌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