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境中要发奋

在困境中要发奋

ID:39127667

大小:31.2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25

在困境中要发奋_第1页
在困境中要发奋_第2页
在困境中要发奋_第3页
在困境中要发奋_第4页
在困境中要发奋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困境中要发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案课次38课时1执行日期班级15航运115航运215计应周次8课型新授日期课题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总结”文体的基本特点。过程与方法围绕“在困境中更要发愤求进”这一主旨,选择真实、典型的“三次劫难”材料进行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华罗庚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精神,做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教学难点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概括主旨教学重点掌握“总结”文体的结构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分析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世上许多杰出人物,无论是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还是科学家,都睿智超群,胸怀宽广,而又平凡可亲,受人爱戴。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的

2、高尚品格,你将会得到巨大的鼓励。今天,我们将走近一位伟大的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了解他一生中不平凡的三次“劫难”经历,在困境中,他没有自暴自弃,始终坚守信念,发愤钻研数学理论,最终获得非凡的学术成果。华罗庚曾说过,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拿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知识点/任务/环节一:了解背景知识,走近华罗庚教师活动和意图学生活动师:请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背景、华罗庚介绍,并补充:华罗庚一生成就辉煌,他在世界级刊物上发表过150多篇论文,写了

3、9本专著,其中有许多重要成果至今仍居世界领先水平。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数学界的骨干和年青一代的数学家,如段学复、闵嗣鹤、万哲先、王元、陈景润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华罗庚教授积极提倡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时,不幸猝然病逝。华罗庚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振兴中国近代数学的带头人和世界著名的大数学家,他的名字与少数经典数学家一起被列入美国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里。师:本文是华罗庚教授于1980年在江苏省金坛县母校的一次讲话记录,该文可以称之为演讲,也可称之为经验介绍型总结。经验介绍型总结主要是撰写在学习、工

4、作中取得的经验,有些什么主要体会,并分析取得经验的原因,把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来探讨,总结出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3、总结的基本格式由哪些部分组成:4、总结正文写法一般写三方面的内容:一、前言:也称开头或导语,主要概述基本情况。二、主体:是总结的核心部分,主要叙述过程和做法,成绩收获与经验体会。三、结语:概述全文,总结经验体会和提出努力目标。1、发言、交流关于华罗庚的介绍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1910年生于江苏金坛的一个贫寒之家,1924年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

5、年在《科学》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受到了数学家熊庆来的重视,应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应苏联科学院邀请去苏联访问。同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任教授。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家。

6、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数学领域中都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于他的贡献,有许多定理、引理、不等式与方法等都用他的名字命名。1967年开始研究优选学,写成《优选学》和《优选法平话》,在推广优选法的研究中,华罗庚亲自带领小分队去27个省市普及应用数学方法达20年之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2、体会经验介绍型总结的内容3、快速浏览课文,交流发言: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①标题:标题的拟写应根据总结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而定。②正文:即总结的主体,一般由前言(开头)、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③落款:具

7、名和日期。在总结标题下已署名,那么只在正文右下角写上日期即可。4、归纳总结的内容考查目标达成情况(手写):知识点/任务/环节二:检查预习,品读课文教师活动和意图学生活动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整理生字词:师: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三次劫难的内容:(1)提问:早年碰到哪些困难呢?(2)提问:早年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什么?师:在“文革“逆境面前,作者是如何坚持学习的?师:三次劫难证明了什么?师:最后的三段文字转入了“现在这么好的环境”作者以设问承上启下:“那么,我们是不是还会有困难呢?”师:文章主旨是什么?师:如何理解“以前三次浩劫,都没有把我打垮,说不定很可能最后从我

8、自己的思想上,在已经有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