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笛声

唐诗中的笛声

ID:39125123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唐诗中的笛声_第1页
唐诗中的笛声_第2页
唐诗中的笛声_第3页
唐诗中的笛声_第4页
资源描述:

《唐诗中的笛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诗中的笛声  摘要:唐诗中有众多描写笛声的作品。它们构成了唐诗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唐代,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笛声的激扬、推动和烘托。从唐诗中的笛声意象我们可以了解唐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   关键词:唐诗笛声意象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绝句和律诗、古体和今体都在这一时期臻于完善。同时,唐朝也是一个音乐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咏笛诗之所以非常兴盛,与“笛”这种乐器在当时非常盛行是分不开的。唐朝正是处于中国音乐文学发生重大变化的“变乐时期”,音乐的兴盛和诗歌的鼎盛同时并存,相融相通,相互借鉴和吸收。于是在唐

2、诗中便产生了众多的写笛诗。   一、笛的音乐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内涵   笛,在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被古人寄予了治国安邦的神圣愿望,笛的文字理解与《乐记》中所表达的音乐思想似乎一致。《风俗通》:“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乐书》:“笛之言涤也,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七孔,下调,汉部用之。盖古之造笛,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所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者也,其制可谓善矣。”我国西汉成帝时戴圣所辑《礼记》中的《乐记》认为音乐是社会教育的工具,强调:“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并竭力提倡“雅颂之声”

3、,反对“郑卫之音”。《论语·子罕》:“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荀子·乐论》:“故人不能无乐……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可见笛的“涤荡邪气”或“涤邪秽”内涵,与《乐记》的思想和中国古代宫廷雅乐的功能殊途同归。因此,在中国古代,笛的存在、笛的演奏与应用,在宫廷雅乐乐种中,均有明显而突出的位置。   但历代朝廷所谓“乐与政通”的雅乐和所谓“乱世之音”的俗乐,均表现出音乐社会功能的两个方面,即音乐的教育作用和音乐的娱乐作用。唐玄宗曾在上阳宫按笛新创乐曲。次日正值正月十五,唐玄宗“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

4、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某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官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谟也,玄宗异而遣之”。(《元氏长庆集》卷二十四)以后李谟供奉朝廷,深受玄宗赏识,“尝独召李谟吹笛逐其(指许和子)歌,曲终管裂,其妙如此”。(《乐府杂录》)唐代李谟吹笛艺术传奇记载,以及“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张诂,《李谟笛》)的诗句,均说明了笛演奏在宫廷和民间音乐生活中的不可缺少和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   二、写笛诗在唐代的兴盛   笛声在唐朝中达到发展高峰。李白的音乐诗中,绝大多数是写笛子艺术的,或咏笛抒怀,或闻笛生情。李白

5、对笛声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咏笛的名篇。也正是以李白为主要的标志,唐诗中出现了众多描写笛声的作品。它们构成了唐诗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首先,笛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笛声中,如《听笛歌》、《夜上受降城闻笛》、《秋笛》、《春夜闻笛》、《吹笛》、《秋夜闻笛》、《夜笛词》、《江上闻笛》、《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谟笛》、《观胡人吹笛》、《从军北征》等。可以说,是笛声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若无笛声意象的沾溉,就没有上述诗

6、题,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也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如《塞上听吹笛》、《凉州词》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   其次,从诗的内容上说,笛声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指出:“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也只有“特征”的东西,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

7、、联想。笛声作为一种听觉的意象,能够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笛声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实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三、笛声在唐诗中包含的各种意象   唐诗中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笛声”的塑造,借笛声寄托边疆戍卒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写的是将士们在战斗的空隙中怀念妻子的心情。黄昏时候,独坐戍楼,亲人的形象浮上心头,于是,自然地拿起羌笛,吹奏起以伤离为主题的《关山月》,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

8、情感,在寂寥的边塞,传来了阵阵呜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游子在叹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