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之绝句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之绝句

ID:39112313

大小:14.7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5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之绝句_第1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之绝句_第2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之绝句_第3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之绝句_第4页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之绝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13.古诗两首之绝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之绝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绝”这个生字,会认“鹂”、“行”、“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古诗的乐趣。  4.让学生会背诵《绝句》。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会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难点: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古诗,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在前段时间你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大家都还记得吗?谁能试着

2、背背?  2.你们记得都不错。《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他一生写过很多首诗歌。因此,人们称他为“诗仙”。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他也源自唐代,这位诗人就是杜甫。你们对他了解有多少?(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是我国古代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  3.谁能背背他的诗歌?  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多美的诗句啊!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绝句》。齐读课题。二、解诗题  1.绝句,即绝诗,也叫截句或断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3、它的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2.同学们,猜一猜,为什么诗人会用“绝句”为题?  其实,这里的“绝句”是诗体的名称,并不是诗歌的题目,诗人兴之所至,来不及想题目,就以诗歌的体裁绝句为题了。三、初读全诗  1.现在,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第68页,读读诗歌,圈出本诗中的生字,注意读时要坐端正,读准字音,要有感情。  2.生字教学(出示卡片)  绝:你能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左边是绞丝旁,右边是色。)  谁能组词?(绝断,绝对,绝顶

4、,绝唱)  在本文啊,有两个多音字,谁能找到?(行、泊)  它们都有哪些读音?  行(háng):行列、行业、行家行(xíng):行人、行走、言行  泊(bó):停泊、淡泊泊(pō):湖泊、血泊  3.看来,大家掌握的都不错。我们来看看这首诗,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得有韵味。谁来读好它?  4.同桌间诵读古诗,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并请位同学上讲台画出,其他同学纠正。  板书: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四、精读全诗  ①理解第一句:“两个黄鹂

5、鸣翠柳”  师:“鸣”、“翠柳”分别指什么?“鸣翠柳”又是什么意思?  (鸣:叫;翠柳:翠绿色的柳树;鸣翠柳:在翠绿色的柳丛中欢叫着。)  谁能连贯地把这行诗翻译出来?  (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丛中欢叫着。)  ②理解第2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有哪些词语是你不了解的?  一行:一群。  青天:蓝色的天空。上青天:飞上蓝天。  有哪位同学能翻译能翻译这句?  (一群白鹭飞上蓝天。)  ③学习了一二两行诗,请同学们思考:“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特点?  (名词前面加上了带颜色的字)  加上

6、这些带颜色的字有什么作用?谁能结合诗句,说说理由。(加上这些词写出了草堂前的美丽景色,增强语言效果。)  “鸣”和“上”都是动词,如果把它们分别换成“叫”和“去”,好不好?为什么?(“鸣”和“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换成“叫”和“去”会显得很空洞,没有生机。)  同学们,学到这里,仔细看看这两句,你能发现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对仗)  对仗,也要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用对称的字词能加强语言的效果。在本诗中,“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对“上”、“翠柳”对“青天”

7、。  ④学习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指名读,其他同学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  千秋:好多年。(这里德“千秋”不是指千年个秋天,是虚词。)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西岭:泛指岷山,在四川省成都市以西,因山高,空气稀薄,终年积雪,所以又叫大雪山。  学了第3行诗,诗人能看到什么?(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简笔画:山峦、积雪  诗人是透过什么看到西岭的积雪?(窗户)  窗户好像一个画框把这幅美丽雪景勾勒在“画”的四周,很生动,很形象。谁透过窗框在

8、观赏这幅雪景呢?(诗人自己)  如果你是诗人,当你看到这样的美景,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愉快)  诗人向门外一望,可以看到什么?(东吴、船只)  谁知道“东吴”在哪里?(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指我国东部。)  让我们再看看第四行诗,谁能发现这里面有个动词,是?(泊)是什么意思?(停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