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111964
大小:14.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5
《苏教版三下习作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习作6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需要,到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一些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品质。2.通过阅读例文,初步感知小作者是怎样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的。引导学生尝试对周围的事物发表个人的看法,写成一篇观点清楚、说服力强的短文,做到文通句顺。3、重点围绕能否“简洁明快的写明个人观点,并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评价并修改自己的习作。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根据需要,到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一些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2.初步感知小作者是怎样
2、运用有力的事实和数据,把自己的观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的。难点:1.引导学生尝试对周围的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做到文通句顺。2.有理有据有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到“写”的重要。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引导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搜集一些社会现象,可以去家庭中、公共场所、校园里等,比如:闯红灯、浪费粮食、随地吐痰、破坏环境„„并能搜集一些有关这些现象的文字资料,把它们记录在自己的搜集卡上。2.有关社会现象的图片和资料的课件。四、教学课时: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一)谈话导入,激发参与欲望1.
3、同学们,课前已经让你们去关注并搜集社会上的一些现象,相信你们都有所收获,下面我们就来互相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社会现象?2.组织全班交流搜集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预设一:学校里在学校里你发现了哪些现象?学生交流。我发现有的同学乱扔废纸;有的同学拧不紧水龙头,浪费掉很多水预设二:社会上的公共场所当你走在马路上,穿梭在小区里、集市上、公园里又有哪些现象映入你的视线中呢?学生交流。我看到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或翻护栏;路旁的垃圾随处可见;有人乱折花草树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捕捉燕子„„预设三:家庭中在家庭
4、中你看到哪些现象?学生交流。爸爸爱抽烟、久坐电脑前„„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搜集了这么多的现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你是怎么看这些现象的呢?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些现象来发表一下我们的看法。板书:发表自己的看法(二)例文引路,感知写法1.初读例文,感知写法。有个叫夏志成的同学看到了有些人捕捉蜻蜓的现象,他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为了呼吁更多的人保护蜻蜓,他采用了给报社投稿的办法进行宣传。夏志成同学是怎样写这篇稿子的呢?(1)学生自读例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讨论交流。1、看见的现象,自己的感想。2、提
5、出“保护蜻蜓”的原因。3、再次呼吁,提出倡议。(3)通过交流,你认为夏志成的观点是什么?板书:观点(4)他认为保护蜻蜓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交流汇报。①蜻蜓是昆虫世界最出色的“除害飞行家。”②一只蜻蜓一小时可以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③它在水里的幼虫都能消灭许多害虫。2.再读例文,讨论写法。(1)同桌交流,指名回答。(2)教师小结:文中的小作者不仅明确(板书)写出了对捉蜻蜓这种现象的看法,还通过他所搜集的资料说明了蜻蜓的除害虫和飞行本领之大。在这里他既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如:飞行一个小时不着陆。蜻蜓眼睛锐利,专门捕食苍蝇、蚊子、小飞
6、蛾等),又列出了具体的数据(如一只蜻蜓一小时可以吃2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来加以说明,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板书:举例子、列数据)。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最后他还呼吁号召更多的人来保护蜻蜓,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板书:结尾点题,发出呼吁),他想的真周到啊!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就要把搜集到的与平时积累的材料进行选择和整理有条理地写下来。要注意用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来说话。(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用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来说明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方法来谈谈自己的看法。3.看图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1)出示文本插图:一个
7、老大爷叫卖青蛙。看到这幅图后,你有什么看法?(2)你们的看法真好,都认为这么做不对,感到痛心、生气,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青蛙呢?此时你特想怎么做?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自由交流青蛙的功劳。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在读例文的基础上能自悟如何用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来介绍青蛙。)(3)同学们都知道为什么要保护青蛙了,那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效的让更多的人知道呢?(引导学生学习例文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青蛙。)(三)拓展思路,充实素材。1.真好,可见你们已经悟出了怎样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了,那么下面我们就针对我们自己搜集到的现象来谈谈我们的看法。你的观点是什
8、么?你打算怎么来具体的表明自己的观点?你打算号召人们怎么做?把它分享给你的同桌听一下。2.同桌互相交流。(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谈自己的观点)3.指名交流。针对学生的见解及时予以肯定。教师可以出示一些资料给学生的交流作补充。环节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