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9675
大小:353.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5
《山水画论观照下的中国诗词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版权所有文责自负·*山水画论观照下的中国诗词翻译周方珠(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山水画论应用于中国诗词英译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诗与画在渊源,构造和审美取向等方面的内在联系,笔者发现,山水画论与诗学理论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叠与共性:体现于哲学渊源的相同,创作技艺的相似,审美取向的相通,为读者留下适度的审美想象空间。故此笔者认为,山水画论运用于诗词翻译是可行的,可以收到“诗中有画”的理想效果。关键词:山水画论;中国诗词翻译;审美空间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12)04-0075-031.引言模糊为读者留
2、下无限想象空间,从而使读者产生联想:见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这是中外文人对诗画关系的“言”而不尽“意”,见“形”而不现“意”。诗意因“空白”从有共同认知。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说过:“诗画之别在于:画是限变为无限,画境因“空白”从有“形”变为无“形”。于是“大哑巴诗,诗是盲人画”(周积寅,2005:513)。然而,在中国文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至美便在模糊的意境中得以体验。然人的心目中,诗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其关系更是密而,如果不是因“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1998:不可分。黄庭坚在《写真自赞》中说,诗与画的关系是“诗成88),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完美
3、境界难以实现。无象之画,画出无形之诗”。正是“诗、书、画合一不朽(转自《道德经》第11章(老子,1998:22)讲道:“三十辐共一王伯敏,1997:36)的内在关联造就了中国诗画界许多集诗、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书、画于一身的艺术大家:唐代的王维与李煜,宋代的苏轼与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李成,元代的倪瓒与王蒙,明代的唐寅与沈周,清代的郑燮与用”。上述言语其关键词是“无”。“当其无”重复三次。在75石涛,以及现代的黄宾虹与范增无一不是兼工诗、书、画的巨老子看来,车、器、室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车中间有空匠。追根溯
4、源,诗画本一律肇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间能装运东西,用黏土烧成的器皿中间是空的,能盛放东西。壤,具有深厚的哲学渊源。同样,房子里面是空的,所以能住人,放置物品。在道家看来,“无”即为“用”,“用”即为“无”。庄子对“卮”的解释也2.诗画之理同源是如此。庄子认为,卮作为酒具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同英文及印欧语系的大多数语言相比,中文属于强信息其中有空间,酒才能倒入其中。对于车、室、器而言,其用处语境语言(high-contextlanguage)。因此,我国古代文论向来在于“无”(空间),正所谓“无”之以为用;而车、室、器本身则强调“以少胜多”,“以不言言之”。“言外之意
5、”,“象外之旨”为“有”,“有之以为利”。然而,对于诗歌而言,表于言语的只永远是艺术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诗歌创作强调的是“不著相当于为器的埏埴,是“有之器”,而隐于言的才是“当其无”,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音乐作品妙在“此即诗歌中的“空白”,才能发挥“无之以为用”的功能。而对于处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书画作品贵在“计白以作画,显现于宣纸上的则是“有之器”,隐于形色笔墨之外的当黑”(转自包世臣,2004)。诗歌也好,书画也罢,其实是不才是“无之用”。画法与诗文相通为明代画家马稷点破,他在同的艺术形式在强调同一种表现手法———“空白”的艺术功其《
6、绘事微言》(唐志契,2004:39)中说:“政和中,徽宗立画博效。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认为,空白、含蓄是中国艺术一门士院,每招名公,必摘唐人诗句试之。尝以“竹锁桥边卖酒很大的学问。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家”为题,众皆向酒家上著功夫;惟李唐但于桥头竹外,挂一探测它,都是深不到底的。欲给人以深不可测的感受,作品酒帘,上喜得其“锁”字意,又试“踏花归去马蹄香”,众皆画马必须有“藏”有“露”,有“隐”有“显”。诗之有神韵者,“如水画花;有一人但画数蝴蝶飞逐马后,上亦喜之,……凡喜者皆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中魁选”。由此看来,诗中有
7、画,非善画者莫能领悟;画中有“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姜夔,《诗说》)。诗,非工诗者莫能点破。二者互为宅第。正所谓“山欲高,尽“空白”之于诗,其表现力可见一斑。“空白”之于画,其艺术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功力更是显而易见。清代画家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卷四》映断其脉则远矣”(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中魁(朱晓红,2006:61)中指出:“或藏其要处而隐其全;或借以点者深知画道之变化与“道”相同,与《易》理吻合无二。“道可明而藏其迹。如写帘于林端,则知其有酒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