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的建议

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的建议

ID:39086043

大小:27.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24

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的建议_第1页
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的建议_第2页
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的建议_第3页
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的建议_第4页
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的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建立并完善我区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的建议旌阳区社会福利院自1998年建院以来累计收养弃婴187人,至目前,在院残疾儿童尚有52名,他们中大多为各类重度残疾及多重残疾者,其中经唇腭裂修补、心脏手术等治疗已基本康复并上学者12人,工作者4人,尚有明显残疾者34人,其中,智力残疾4人,言语残疾1人,多重残疾29人,多重残疾中,智力+肢体残疾4人,智力+言语残疾8人,智力+肢体+言语残疾11人,智力+精神+言语残疾4人,智力+肢体+言语+视力残疾1人,智力+言语残疾+听力残疾1人。这些残疾儿童生活来源保障是城镇低保,目前每月为284元,残疾儿童住院费用由旌阳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报销,

2、但门诊费用仍需福利院自己解决。而这些孤残儿童的康复手术及费用基本来源于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爱心人士不定期的捐助和上级相关部门的计划项目。这些关怀主要集中在康复手术的实施和生活补贴、物质捐助、临时性的照顾方面,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前瞻性、更缺乏持续系统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引导式教育、职业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及康复护理等基本的康复服务。自2009年以来,旌阳区中医院在德阳基督教会、香港恩福堂等机构的支持下,选派两名康复医生及康复治疗师、配备一名康复助理员进驻福利院,持续系统地开展了上述基本康复治疗,取得了一定康复成效。但到今年年底,资助方可能将结束对该项目的资助,刚刚看到的康复成效将随着

3、系统康复治疗的结束而渐行渐远,长效康复机制的建立因经费难以保障而迟迟难见曙光!除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外,旌阳区尚有已登记办证的残疾少年儿童285人,其中智力残疾75人,精神残疾10人,视力残疾18人,听力残疾14人,言语残疾5人,肢体残疾115人,多重残疾48人。这些残疾儿童家庭始终不离不弃,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普通父母更多的爱心呵护、抚育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中大多数都经历着这样的心路历程:发现孩子残疾,不敢面对、不敢承认、不敢向外界谈论,辗转求医,希望医生能否定孩子的残障;最终不得不面对现实,辗转求治,寄希望通过治疗后孩子能完全恢复到和正常儿童一样;辗转于多家医院,求治过多个医生后,发现疗效

4、与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于是渐渐涌现出失望、焦躁、希冀等复杂的情感,加之多数家庭因长期医疗、误工而致家庭经济拮据,能长期坚持系统康复的家庭比例非常低,个别因不能忍受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困窘而致人间悲剧发生。我区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后,尤其是由政府不同程度地补贴了部分城镇残疾人购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残联不同程度地补贴了农村残疾人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后,居住在家庭里的残疾儿童的康复有了一定的经费保障。自从“建立了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后”,区民政局将区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医疗全部纳入该基金报销,孤残儿童的住院医疗费用得到了解决,但门诊医疗仍无从解决,尤其是康复费用

5、尚无有效的保障,虽然已经开展了三年的系统康复治疗,但第一年的费用均由旌阳区中医院自行承担,自第二年后才有少量社会捐助给予支持,但仍杯水车薪,难以弥补工作人员的基本待遇,且难以长期保障。近年来,残联系统、民政系统及部分慈善团体先后开展了一些残疾人康复项目,如针对白内障、唇腭裂、先心病、聋哑等的项目,但大都集中在康复手术上,由于术后的系统康复治疗未能配套跟上,手术效果受到明显影响。最近省残联又着手开展了脑瘫儿童康复手术及康复治疗项目,已经考虑到了矫形手术后系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但是这些项目的经费基本来源于慈善团体和社会捐助,受惠面小,系统性及持续性难如人愿。况且,残疾儿童的康复不仅仅涉及到医疗

6、康复,更涉及到教育康复,心理康复、社会康复方方面面,而且在其成长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有针对性强的康复方案和适合其身心发育特点及能力的教育康复形式与内容。由此可见,尽管近年来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了不少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实际需求相差甚远。除了一定的功能障碍,残疾儿童与正常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同样是国家的未来,他们中有一部分通过系统康复是可以部分甚至完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还有部分残疾儿童具有特殊的潜能,通过系统的教育康复,部分儿童是能够发展出正常能力甚至超常能力,最终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的!即便对于部分重度残疾的儿童,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及康复教育后,至少可以减少照顾者的负担,增进家人

7、及照顾者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会与家庭和谐。即便对于部分智力残疾及精神残疾的儿童,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他们也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病情,提高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及反应能力,减少照顾者的负担。同时,同为生命,同为社会中的一员,健康、和谐、文明的社会理应尊重每一个生命,照顾好每一个弱者!残疾儿童需要系统康复!需要全面康复!需要政府主动承担起义务和责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尽早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基于此,建议如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