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84246
大小:1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与《己亥杂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十课之诗两首石室初中(东区)罗昕晖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融情入境地朗读诗歌。2、通过“身心”的“远近”比较探究两首诗,培养一种阅读赏析的新视角。3、感受诗人的心境,感悟诗人的人格、精神。教学重点:朗读、赏析诗歌,读懂诗人的内心,比较两位诗人“身心”的“远近”。教学资源准备:学生完成有效预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呈现顾城的《远和近》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歌的魅力,有时会体现在不同时代的诗歌可以遥相呼应。屏幕上的诗句,不论古今,都给我们以这样的启迪:“心之所向常常决定着距离”。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远和近”这个话题,来学习两首古
2、诗《饮酒(其五)》和《己亥杂诗》,让我们与诗人相遇、同行、对话,去体验两位诗人的生活状态,感受他们的拳拳之“心”,走进他们心灵的画卷。二、板块一:与诗人相遇1、同学们,在预习中已经与诗人相遇,相遇时,两位诗人都有着怎样相似的写作背景?现在,小组内交流你们关于写作背景的信息。辞官之后,日暮时分。2、同样辞官、同样置身在苍茫暮色中的两位诗人,在诗中表露的“心迹”是否相同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与诗人同行!三、板块二:与诗人同行(一)赏读《饮酒(其五)》1、朗读:(1)与诗人同行时,定能听到诗人的一番动情吟诵,现在请大家像陶渊明先生一般地吟诵,自由放声地朗读《饮酒(其五)》
3、。(学生们自由放声朗读。)(2)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把大家带到那个秋日的黄昏里去。(学生个体朗读。)(3)我们齐声再来朗读这首诗。(全班齐读。)2、译读:通文晓意,可以使我们跟陶渊明走得更近。小组内交流译读作业,把握译读的三个基本原则:有些字词解释一下,有些字义拓展一下,有些景与情描绘一下。小组讨论后,学生优秀译读展示。3、品读:(1)围绕“远和近”的话题,展开讨论:诗中“身”“心”的“远”“近”。陶渊明:身处“人境”,心在“南山”。(2)你们心目中、想象中的隐士住在哪里?你认为陶渊明是个隐士吗?为什么?(要求结合诗句作答)重点理解“心远地自偏”。心灵高远恬淡可使喧闹
4、的环境变得偏僻幽静,是一种超脱于世俗的精神状态。(3)陶渊明“心中所恶”的“车马喧”是老百姓的生活之声吗?理解“无车马喧”可联系“无丝竹之乱耳”,指奔逐于仕宦之途的喧嚣,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象征着为名利、权位的追求。(4)对诗中设问句的理解:谁在问谁?从这样的问句中我们能读到诗人怎样的情态?学生朗读前四句,体味情韵。读到悠然自得、自我欣赏的情态。师生再次朗读前四句,读出情韵来。(5)与诗人同行中,我们被诗人带到如画的美景中,师生共读诗中5—8句,进入对写景句子的赏析。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图画,画面里有些什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你认为,诗人把自己作为一个观画者还是画中一
5、景?补充苏东坡对“见”和“望”的点评。(PPT呈现:苏东坡在《竹庄诗话》中对此的一段精彩评论:"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语句间求之。今皆作‘望南山'觉一篇神气索然"。)悠然自得、物我合一、归隐自然(6)讨论“忘言”,学生各抒己见。“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人生的真意,岂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不能言说,也无法言说。在“真意”面前,“言”是那样的浅白无力。诗人说自己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就艺术而言,它
6、涵盖了更多的,更丰富的、超越语言表达的内容,个中滋味,就留给读者到自然中品味了。(二)赏读《己亥杂诗》1、过渡:刚才我们与陶渊明同行在秋日暮色中的悠悠南山下,现在穿越历史的烟云到清朝晚期,去与龚自珍同行一段辞官后的归乡路。2、朗读:老师动情朗读全诗。3、译读:学生用情译读全诗。小组内讨论交流,按照译读的三原则,推选出优秀的译读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倾听、欣赏。4、品读:(1)围绕“远和近”的话题,展开讨论:诗中“身”“心”的“远”“近”。龚自珍:身至“天涯”,心系“护花”。(2)在这段路上,我们听到诗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己亥年(1839年)的暮春时节,“予不携眷属兼从,雇
7、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年方四十七岁的我,离开了生活近二十载的京城,目睹王朝日渐衰败,全力支持好友林则徐禁烟,主张改革除弊,要求抵抗入侵,但终未能如愿,辞官归乡于途中,不禁吟诗一首。与诗人同行,感受到这场离别是“愁”还是“快”?咀嚼“浩荡”、“白日斜”和“东指”、“即”等词。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樊笼,可以回到故乡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