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北京的春节》阅读训练

14、《北京的春节》阅读训练

ID:39071833

大小:22.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4

14、《北京的春节》阅读训练_第1页
14、《北京的春节》阅读训练_第2页
14、《北京的春节》阅读训练_第3页
14、《北京的春节》阅读训练_第4页
14、《北京的春节》阅读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14、《北京的春节》阅读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4、北京的春节习题一  一、段落阅读  【段落一】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吧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

2、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

3、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北京的春节》阅读答案(段落一)】  1、这个片断主要写(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有哪些风俗习惯)。  2、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个谚语说明了(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3、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呢?(比喻,形象生动的说明腊八粥里的品种众多,内容很丰富。)  4、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腊八蒜的做法是这样的:(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颜色和味道都很好。说明腊八蒜色味双

4、美的句子是:(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  6、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1.买杂拌儿;2.买爆竹;3.买各种玩意儿。)  7、“零七八碎儿”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杂拌儿。)  8、找出一个过渡句。(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  9、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  10、文段的写了作顺序是:(时间)。  【段落二】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

5、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

6、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北京的春节》阅读答案(段落二)】  1、片断的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除夕真热闹。)  2、除夕真正体现出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可以有热闹来概括,请找出表示“热闹”的句子。(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7、鞭炮声日夜不绝。)  从哪两个方面体会到除夕真热闹:(从味、色、声上能体会除夕真热闹从人们的活动中能体会到除夕真热闹)  文中划线的句子勾画的画面反映了(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3、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还要(守岁)。  4、文中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语句,写下来:(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入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5、“光景”这个词

8、在文中指(初一的情景);“截然不同”的意思是(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6、第三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进行什么活动?(男人们拜年,女人们待客,小贩们摆摊,孩子们逛庙会。)  7、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初一的时候,每个人都没闲着,轻松自在的各做各的事。)  8、这里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是属于(详写,略写)  这种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有什么作用(让读者全面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突出了北京春节的隆重和热闹,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