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上语文第六单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道之行也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二、作品主旨文章描绘出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也曲折地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广大人民渴望人人安居乐业、天下和平的美好愿望。三、文言现象1.通假字(1)选贤与能 (通“举”,选拔)(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鳏”,老而无妻的人)﹒﹒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1)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
2、:大路﹒﹒﹒(3)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还给,归还(4)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造反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5)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4.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 (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亲)(2)不独子其子 (名词作动词,以……为子)(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贤: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4)老有所终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5)盗窃乱贼而不作 (动词作名词,盗窃的事情)﹒﹒﹒﹒﹒﹒﹒5.文言句式判断句是谓大同 (整句表示判断)天下
3、为公 (“为”表示判断)三 峡一、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水经注》,本文选自《水经注》。二、作品主旨作者通过对三峡地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突出了三峡的壮观奇秀以及独特的韵味,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三、文言现象1.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缺”)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或者(2)不以疾也古义:快 今义:疾病(3)良多趣味古义:确实今义:好﹒﹒﹒4.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2)空谷传响 (名词作状
4、语,在空旷的山谷)(3)林寒涧肃(形容词作动词,寒,清凉;肃,寂静)(4)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作动词,下霜)﹒﹒﹒﹒﹒﹒5.文言句式(1)省略句有时朝发白帝 (省略句,“白帝”前省略介词“于”)(2)倒装句朝发白帝 (倒装句,应为“朝于白帝发”)短文两篇一、文学常识(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号华阳隐居,南北朝的思想家、医药家。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2)《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东坡志林》。二、作品主旨《答谢中书书》通过对景物的全方位、立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
5、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及作者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月夜美景图,创造出一个皎洁清朗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微妙而复杂的感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三、文言现象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1)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2)盖竹柏影也古义:表示推测今义:盖上(动词);盖子(名词)(3)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4)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萎靡(5)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今义:想念(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的连词﹒﹒﹒3.词类活用(1)夕
6、日欲颓(形容词作动词,坠落)(2)相与步于中庭 (名词作动词,散步)﹒﹒4.文言句式(1)倒装句相与步于中庭(倒装句,“于中庭”为“步”的状语,此句是介词结构后置)(2)省略句解衣欲睡 (省略了主语“余”)(3)判断句盖竹柏影也 (“也”表判断)观 潮一、文学常识作者周密,南宋词人、文学家,本文选自《武林旧事》。二、作品主旨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使人受到美的陶冶,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三、文言现象1.一词多
7、义2.古今异义(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古义:举枪今义:一种田径运动器械(2)人物略不相睹古义:人和物今义: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3)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古义:疾驶,腾起今义:(许多马)跳跃着奔跑﹒﹒3.词类活用(1)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形容词作动词,高)(2)皆披发文身 (名词作动词,画文彩)(3)天下之伟观也 (动词作名词,指景象)(4)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动词作名词,指马)﹒﹒﹒﹒4.文言句式(1)被动句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为……所”表示被动)(2)倒装句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定
8、语后置,“鲸波万仞”即“万仞鲸波”)(3)判断句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也”表判断)湖心亭看雪一、文学常识作者张岱,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本文选自《陶庵梦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