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病因分类》PPT课件

《绪论病因分类》PPT课件

ID:39057633

大小:343.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6-24

《绪论病因分类》PPT课件_第1页
《绪论病因分类》PPT课件_第2页
《绪论病因分类》PPT课件_第3页
《绪论病因分类》PPT课件_第4页
《绪论病因分类》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绪论病因分类》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   绪论郑直一、精神病学的概念与任务精神疾病:是在指各种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学科。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医学模式改变,传统的精神病学概念遇到了挑战,逐渐被新的、范围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精神卫生(mentalhealth)所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没有考虑社会心理-行为方面的

2、作用。为此,医学家们提出了生物医学模式应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变新的医学模式强调医学的对象是完整的社会的“人”,人可看作是由许多连续的功能平面(系统、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构成,并向外部世界开放的系统,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后者又通过各种生物学中介机制来影响机体各个平面的功能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残缺,而应该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广义的精神卫生含义较精神病学更广,即不仅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要

3、探讨如何保障和促进人群的心理健康,以减少和预防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发生,这就逐渐取代了传统狭义的精神病学的概念。精神病理学:是精神病学的一个传统分支,它以心理学为基础,主要是对异常思维、情感体验、行为等进行描述、命名、归类等,并研究精神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与深层心理活动等的关系。生物精神病学:从生物学角度探讨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等目前,精神病学的服务对象与研究对象已有明显的变化,重点从传统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渐向轻型精神障碍,如神经症、适应不良为转变,同时服务模式也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管

4、理。当代精神病学的概念已远远超过传统精神病学的概念所覆盖的范围,多数学者认为:应将精神病改为精神医学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国外研究表明,大约25%-30%的急诊病人是由于精神方面的障碍而就诊;在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其一生中某个时段住进精神病院,约1/3-1/4的人群因精神健康问题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精神障碍和精神健康是一个移行谱精神病学的相关学科医学心理学:以医学为对象形成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特别强调整体医学模式,即所谓的生物

5、-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要任务是研究心里因素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心里因素对身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及其在疾病康复中的作用。行为医学:是一门将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科学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的边缘学科。心身疾病和心身医学心身疾病是一组与精神紧张有关的躯体疾病,它们具有器质性病变的表现或确定的病理生理过程所致的临床症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心身医学的研究范围心身医学是研究有精神因素引起或参与引起的,表现为躯体疾病的学科,主要研究范围为:研究特

6、殊的社会、心理因素与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疾病的病原学、症状学、病程和预后中的相互作用提倡医疗照顾的整体观念,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精神医学与行为医学的方法运用于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之中分支:1、社会精神病学2、生物精神病学3、司法精神病学4、老年精神病学5、儿童精神病学二、精神病学发展史(一)中国精神病学发展史1、先秦时期:史前时期:无文字记载,精神病的状况已无从考。现有文字记载,最早的是《尚书·微子》:“我其发出狂”表明在殷末(公元前11世纪)已有狂这一病名。2、秦汉

7、时期:历代医家编写了几部辉煌的 古典医学巨著。《素问》提出了“狂”、“躁”、“谵妄”、“癫疾”,病因学则认为“诸躁狂越”均归于“火”。“谵妄”一词首见于《素问》,谵即谵言妄语,妄即妄闻妄见,指幻觉、错觉。在治疗方面,服“生铁落”及针灸治疗,这也是较为合理的治疗,而不是崇奉巫术,这是人类与精神病作斗争的伟大进步。《灵枢》编集了“癫狂篇”,这是论述精神疾病的最早篇章。在这一章中,有相当于现代称为“躁狂症”的非常精炼的描述如“狂始生,先自悲也”,“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典型的

8、双相性情感障碍,躁狂状态。对癫痫的描述,也相当生动“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侯之于颜……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癫疾始作,先反僵,故脊痛”。张仲景《伤寒论》对发热和传染病引起的精神症状如“多眠、烦躁、谵语、妄见、独语及神智模糊”均有深入观察。如“妇人伤寒发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