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技法讲座(连载1)

硬笔书法技法讲座(连载1)

ID:3905270

大小:199.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5

硬笔书法技法讲座(连载1)_第1页
硬笔书法技法讲座(连载1)_第2页
硬笔书法技法讲座(连载1)_第3页
硬笔书法技法讲座(连载1)_第4页
资源描述:

《硬笔书法技法讲座(连载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一.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楷书,又名正书、真书。我们称它为楷书,是指它有楷模、法度、样板之意;称它为正书是说它为各种书体的正宗之意。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它产生于汉代,到我国盛唐时期已达到了完全成熟和顶峰。楷书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和风格,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千姿百态的楷书体式,也为我们今天学习硬笔楷书提供了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临帖范本。比如晋代王羲之的《乐毅论》、唐代钟绍京的《灵飞经》、欧阳询的《九成宫》,元代赵孟烦的《汲黯传》以及明代王宠、文征明的小楷等等,都是硬笔书法临帖的最佳选择。当然,当今一些优秀的硬笔书法字帖也可作

2、为我们学习硬笔书法的范本。楷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也是学习其他书体的基础。它十分讲究用笔和法度,具有一笔不苟、点画分明、端庄规整、结字侯登峰方正的特点。书写要求工整规范、循规蹈矩、笔笔精到、不能有半点草率。硬笔楷书笔画也和毛笔楷书一样,是通过用笔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轻重、快慢、提顿来完成的。每一个点画都有下笔、运笔、收笔三个动作。哪怕是较小的点画,这三个动作也不可省略,只不过它是在瞬间完成的,这些只有在具体书写中才会体验和感悟到。成功的书写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点画的轻重变化:任何一个点画都有起笔、运笔、收笔三个基本动作,这三个动作的用力大小则不

3、相同。一般来说,起、收笔稍重,中间的行笔过程稍轻,转折和停顿处稍重。如悬针竖、撇画的出锋以及钩挑的收笔稍轻:点宜重,画宜轻等等。总之,通过变化用笔力度,会使点画粗细、轻重不同,给人以主次分明,或潇洒飘逸,或坚实浑厚的感觉(见图一)。(二)表现点画的快慢和节奏感:楷书的美不仅需要平正、端庄、匀称,更需要笔画的流动和生气。就楷书来讲,一般要做到起笔、收笔较慢,中间行笔平缓;转折处和用力重处要慢,直行的笔画、出锋的笔画收笔处宜快。这里所说的快和慢是相对的。行·≮一Z气/7I轻图一重\f轻夕’/重誓f轻力、,氏≥一7一/扣轻名m占解析19万方数据名脑解析幅橱“:面,靠

4、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来完誓l。/暖‘警懊成。要求有头有尾,有腹有背,饱/

5、『k

6、感:开始,也用于一个字的收笔,有写法是下笔向右下重按,并稍作钢笔的笔尖有正面和侧面之时还起到填空补缺的作用。点的停顿,转笔再向左下方轻快撇分,无论是起笔、行笔和收笔以书写要表现承上启下的关系和呼出,带出笔锋,整个书写动作短及转折处都要用笔尖正面触纸,应顾盼的笔意。点写得好,会使暂快捷。注意不要写得过长,否纸的下面还要有适当的铺垫,以字体更有活力。则会与短撇混淆。使书写有轻微的弹性和舒适的手点的种类大致有右点、左4.长点(见图5一钆.感,这样写出来的点画才会圆润点、撇点、长点等。长点是右点的延伸,大多是厚实,丰满含蓄,并呈现出一定1.右点(见图5—1):一个字的

7、最后一笔。其写法是轻的立体感来(见图三)。右点也称斜点,其书写方法下笔,从右上至左下平缓运笔,二,楷书基本笔画简介是悬空落笔,然后渐向下加力,并逐渐加大力度和长度,最后顿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至末端顿笔后回锋收笔。角度一笔并回锋收笔。整个笔画形体较元素。学习楷书首先要从基本笔般为45度左右。在书写过程中,长,弧度也略大于右点,但不能画开始。笔画写得好坏会直接影要让笔尖逐渐增大与纸的接触写得过弯。篆鬻攀攀篡篡口因因困冈II团田L------J酚-本笔画种类很多,主要有点、横、l、ll义ll叉ll术lI艮l

8、万Il五l图5_l竖、撇、捺、折、钩、提等八种。L—L

9、—L—L—L一篇鬈嚣‰茎霉口圈圈围困田因酚2生出了一些组合笔画,也叫复合lIl‘一I1.:.。ll一.:一.jL一薰翥嚣盖田园国困囡困因酚3IJll—1≯fI)flI丸lI堂ll司譬ll、心,II翻瓦一q完全满足了汉字书写的需要(见l’

10、l弋l

11、三ll丌lI夕乙l1个ll/\l国。o酗三0,毳麓要?蒜釜田园困田园困因酚4三.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l\Il以ll不

12、

13、卜If贝ll夕卜ll,决l图5_4(一)点的书写:点是字的眼L—L.一JL——-JL—L—L—L一万方数据硬笔楷书基本笔画简表笔画名称笔画字例笔画名称笔画字例右点、采、边水平捺‘、~乡oV。‘、-捺左

14、点,,心f乙反捺\英炎点撇点户苜光横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