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赋写华章》

《诗词曲赋写华章》

ID:39034706

大小:301.82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24

《诗词曲赋写华章》_第1页
《诗词曲赋写华章》_第2页
《诗词曲赋写华章》_第3页
《诗词曲赋写华章》_第4页
《诗词曲赋写华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词曲赋写华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词曲赋写华章学习目标积累一定量的诗词名句在写作的过程中善于有意识的运用诗词名句一、阐释概念式许多抽象名词类话题,如果单纯从逻辑思维角度给它们下个定义或做个解释,如“骨气”的抽象定义是“刚强不屈的气概”,这样就缺乏感染力。那么如何化腐朽为神奇?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请以“豁达”为话题进行概念阐释。豁达就是()“”的(),豁达就是()“”的(),豁达就是()“”的(),二、修饰对象式用名句作定语,可修饰这个名句作者的名字,可修饰表

2、示人物的思想情感、精神意志、性格行为等抽象名词,还可以修饰其他具体事物。微寒的春夜或萧瑟的冬晨,沉寂的雨夜或喧闹的街头,宁静地独处或结伴同游,常常不经意间便想起了他们——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僵卧孤村不自哀”的陆放翁,“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2004年海南考生《作家们的故事》本例名句修饰的是人物的名字,使得名句、诗人相映生辉,更现诗人的神韵、风采。续写《作家们的故事》“”的(),“”的(),“”的()。三、描述行为式名句作谓语,分别描述诗人(也可是其他人)的行为、神态,表现诗人的品行、思想、爱好

3、、人生追求等。这样,能让读者仿佛看到他们依次闪亮登场,在历史舞台上或吟或射,或歌或舞,或哭或笑……此时此刻,诗句的意境与诗人的个性相映生辉,文句就会有非同一般的感染力。词,犹如一江春水,耀着粼粼波光,淙淙地流淌着。曾经爱极了它的委婉、缠绵与多情。跟着柳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跟着易安笑看那海棠“绿肥红瘦”,跟着辛帅忧国忧民,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山水韵诗词情》作者则跨越时空隧道,将自身融入到了诗人们的行列中去,跟着他们一起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与名人共舞,尽显才子本色。接着写:跟着()“”,跟着()“”,跟着()“”。四、引出对象式欲谈论某个对

4、象或话题,不是开门见山直接说出,而是先用相关名句来引出,这样,既增强了文采,又使文章有先声夺魂之势,在第一时间征服了阅卷老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命运多舛的辛弃疾尽管报国无门,心痛如绞,但依旧情系故土,誓死抗战,哪怕马革裹尸,捐躯沙场。——《用选择为生命画板着色》本例在段首用名句渲染烘托,引出所要谈论的中心人物。还是以《用选择为生命画板着色》为题目另写一例。五、同类列举式围绕同一意象,同一情感,同一事件,同一话题,列举不同名句进行解读,展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感或动作行为。中国无数诗人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宏观而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

5、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感时花溅泪》本例中面对同一意象“月亮”,同一事件“离别”,同一话题“选择”,作者分别列举了不同名人的诗句,展现了诗人们不同的人生际遇和思想情感,使文章文采斐然,繁花满眼。请以“离别”为话题仿照上例列举写作。片段演练请以“寻”为题目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片段。一、写作准备技巧:1、当看到题目之后,尽力在大脑中搜罗与题目有关的文化素材。请思考:对于题目《寻》,你能想到哪些有关“寻”的诗句名言?你能想到哪些在自己学过的作品中与“寻”

6、有关的诗人?2、假如你想到了很多的有关“寻”的诗句或者作家,那么,再想想,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做一个序列吗?3、时间顺序出来后,你能根据各个不同的“寻”,得出一个相同的主旨吗?二、提供给你的材料:1.屈原的“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寻求楚国的未来之路;2.李贺的“寻”: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寻找诗人自己的理想;3.李清照的“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个人生活的出路;4.辛弃疾的“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找寻志同道合的人。5.毛泽东的“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寻问国家的未来前途由谁来掌握。

7、主旨: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人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而追求境界的高低则取决于一个人的思想、所处时代和生活遭际,今天的我们该作什么样的追求,该寻找什么样的人生之路?三、语言运用技巧:按照时间顺序,用诗人的“寻”句作为每一节的开头(至少三节),接着抒发你对该诗人“寻”的评价,抒发时,一定要考虑使用偶句、排比句灵活使用,使用一些具有古朴之味而且仍具有现代生命力的诗词名句。(按时间顺序构建,文章具有历史的纵深感。)开始写作请以上次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的作文题目《底线》为题,重新写作一段。自由发挥:以“书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