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ID:39007677

大小:49.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段指名朗读课文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段指名朗读课文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段指名朗读课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段指名朗读课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该班学生共50人,从整体上来看,基础还是比比较好,但有部分学生对语文不是很感兴趣,基础知识也比较薄弱,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将成为该学期的学习关键。加上本单元又是文言文,学生学起来可能会感觉枯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文兴趣也成为关键。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感受桃源胜境,理解作者表达的社会理想。学习难点: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

2、个成语——“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谁知道这个成语从哪里来的?(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二、作者简介及背景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现九江市西南)人。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年轻时有壮志,博学能文。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他有志不能施展。也曾任彭泽县令等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愤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靠亲自种田养活自己)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就去世了。

3、陶渊明写了不少诗文,内容大都是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括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他写过一篇五言古诗“桃花源诗”,诗前有个“序”,就是本文——《桃花源记》三、分段指名朗读课文1、检查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  豁然(huò) 俨然(yǎn) 阡陌(qiān mò) 诣(yì) 骥(jì)2、初读课文,正确朗读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翻译、推敲字句。①、“

4、缘溪行”——谁在行?(船)②、“忽逢桃花林”——去掉“忽”字可以吗?(不可以,因为“忽”表明是偶然的。)③、“渔人甚异之”——“异之”怎么讲?(以之为异,异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④、“欲穷其林”——“穷”字怎么讲?(穷尽,形容词用作动词)4、指导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翻译、推敲字句。①、“乃大惊”——“乃”字怎么讲?(竟然)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这里的“妻子”是一个词吗?(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指妻子、子女。)③、“不复出焉”——“焉”字怎么讲?(相当“于之”,即“从这里”)④、“此中人语云”——“语yù”字怎么讲?(告诉)⑤“不

5、足为外人道也”——“足”字怎么讲?(值得)5、指导朗读第三部分,推敲字句。①、“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两个“志”字意思相同吗?(不同。前者作动词,当“做标记”讲;后者作名词,当“作的标记”讲。)②、“诣太守,说如此”——“诣”字怎么讲?“此”指代什么:(诣,到……去。此,指代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情形。)6、个人放声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引入《桃花源记》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乐而美好的世外桃源,人们对此地一直充满着向往和憧憬。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访桃花源细致的美。二、合作探究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

6、近,忽逢桃花林。)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幽美)】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5、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7、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6、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7、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提问: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小结: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三、拓展延伸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

8、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结语: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