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ID:39007381

大小:2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了两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这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都与恐龙有关。但是说明的对象又有所不同,应根据班级情况和单元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及其意义。2.了解“板块结构”“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能力目标: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发性和周密性。2.揣摩语言,体会文中语言简明精炼、逻辑性强、语言风趣的特点。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

2、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努力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未知的领域进军。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文章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思路。2.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发性和周密性。教学过程:一.导语: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学生答过之后,向学生展示几幅恐龙的图片,激起学生兴趣。)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这成了生

3、物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如今在不同的地区发现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呢?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篇短文。二.作者简介:阿西莫夫,出生在苏联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彼得罗维奇小镇。他自小喜欢读科幻小说,15岁时写就过一篇科幻小说,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8岁那年,即1938年,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二次大战后,阿西莫夫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49年获博士学位。1955年阿西莫夫升任波士顿大学副教授。1958年阿西莫夫辞去了波士顿大学的教职,成了职业作家。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

4、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多媒体显示默读的方法: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读。1.学生读完后,进行字词教学。多媒体显示本课应积累的字词。遗骸hái蟾蜍chánchú褶皱zhězhòu两栖qī劫难jié追溯sù鸟臀目tún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劫难:灾难。致密:细致精密。追溯:原意是逆流而上。现常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天衣无缝: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2.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为活跃课堂气氛,这一教学环节采取小组抢答的形式)多媒体显示抢答活动的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

5、轻声讨论所提出的问题。(2)讨论成熟后,请推举一个代表举手回答。(3)最先举手者,请起立回答多媒体依次显示下列问题:(1)在南极及其他大陆上都发现了恐龙化石,作者首先想到了什么?(2)恐龙能在今天的南极地区生存吗?为什么?作者经过分析思考得出了什么答案?(3)大陆在漂移是“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板块构造理论”能解开恐龙无处不有之谜吗?为什么?(4)经过以上层层分析,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5)对恐龙灭绝的原因,目前存在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并简述。(6)什么是斯石英?它在自然界中形成的条件是什么?(7)根据斯石英的特点和成因,作者经过层层推理得出了什么结论?明确:(

6、1)这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不能。因为南极地区非常寒冷,而恐龙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作者得出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3)解开。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这些大陆经过不断地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大陆的样子。这些大陆在分离时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所以今天在地球的各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为了使学生更好

7、地理解泛大陆的形成和分裂,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示意图)(4)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有不可抗拒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5)目前存在的两种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撞击说认为:可能是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导致恐龙灭绝。火山说认为:6500万年前,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同时爆发,造成恐龙灭绝。(6)被压扁的沙子称作斯石英。沙子在强烈被挤压的地方会形成斯石英。(7)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而不是火山说。四.深入理解,比较异同。1、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