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000507
大小:15.4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23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意。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能力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突破方法:通过拟列提纲,理解文中“中国人
2、”的所指范畴,继而深入探究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过程;通过“潜心涵泳,细品深味”这一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难点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2.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突破方法:通过反复阅读、自主质疑、拓展阅读,深入体会本文的语言魅力;通过语文活动“鲜花敬献民族魂”,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评价鲁迅名言或学过的鲁迅作品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氛围,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2.巧设问
3、题,对话讨论。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本文的论证特色,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3.语文活动。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鲜花敬献民族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锻炼学生用事实表达,避免空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
4、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杂文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的一篇精彩杂文。二、预习交流和检测1、本文的写作背景幻灯片出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
5、,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2、积累以下字词(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慨叹(kǎi) 玄虚(xuán) 脊梁(jǐ) 前仆后继(pū) 省悟(xǐng)倘若(tǎng) 诬蔑(wūmiè) 搽(chá) 诓骗(kuāng)(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麻醉:文中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舍身:原指佛教徒牺牲肉体表示虔诚,后来泛指为祖国或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省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为民请命:替
6、人民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3、补充议论文知识。多媒体出示: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初步理清思路。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2.交流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
7、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四、自读课文,拟列提纲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重读本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过渡句子、段落,迅速筛选信息,分清论点和论据,弄清段落关系,理清文章的思路。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讨论交流,明
8、确如下:文章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例如,第3段开头“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这一句上承第1、2段对方的论据和论点,然后进行批驳。又如,在直接反驳部分与间接反驳部分之间,安排第6段过渡:“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而转向正面歌颂,作间接反驳。从文章结构可以理清作者思路。文章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第2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不能证明论点。他们早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