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

ID:38997697

大小:27.98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6-23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_第1页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_第2页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_第3页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_第4页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第一节声母和韵母变化一、声母的主要变化(一)全浊声母的清化中古汉语的声母共有三十七个,其中並(奉)、定、澄、从、邪、崇、俟、船、禅、群、匣十一母为全浊音,这些全浊音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全部变成了清音声母。全浊音变为清音时因受到声调的影响而发生了分化:其中塞音和塞擦音受平声的影响一般变成了送气音,受仄声的影响一般变成了不送气音;全浊擦音的变化更复杂一些。例如:平[pá]:陪瓢脾旁贫並[b]仄[p]:抱(上)病(去)白(入)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从中古音到北京音的主要变化第一节声母和韵母变化一、声母的主

2、要变化(一)全浊声母的清化中古汉语的声母共有三十七个,其中並(奉)、定、澄、从、邪、崇、俟、船、禅、群、匣十一母为全浊音,这些全浊音到了《中原音韵》时代全部变成了清音声母。全浊音变为清音时因受到声调的影响而发生了分化:其中塞音和塞擦音受平声的影响一般变成了送气音,受仄声的影响一般变成了不送气音;全浊擦音的变化更复杂一些。例如:平[pá]:陪瓢脾旁贫並[b]仄[p]:抱(上)病(去)白(入)並(奉)[b]——平仄[f]:肥(平)、犯(上)、附(去)、乏(入)平[tá]:亭同唐驮定[d]仄[t]:道(上)、盗(去)、毒(入)平[t§á]:茶潮陈除缠澄[¥]仄

3、[t§]:柱(上)、阵(去)、浊(入)平[tsá]:才惭残曹藏洪音仄[ts]:在(上)、字(去)、族(入)从[dz]平[ttá]:乔秦憔全泉细音仄[tt]:聚(上)、贱(去)、截(入)[tsá](之韵):词辞祠平洪音[s](支韵):随隋仄[s]:似(上)、颂(去)、俗(入)邪[z][ttá](尤韵):囚泅平细音[t](其他韵):斜详旋寻仄[t]:绪(上)、谢(去)、席(入)(例外:彗[xuei51])平[t§á]:柴床潺愁茌崇[dZ][t§]:撰(上)寨(去)浊(入)仄[§]:(止、志韵):士(上)、事(去)(例外:岑[tsáen35])平[t§á

4、]:漦俟[Z]仄[ts]:俟涘竢(去)[t§á]:船唇乘平船[dü][§]:绳渑神蛇仄[§]:楯(上)、顺(去)、食(入)[t§á]:成承丞酬垂平[§]:时殊谁韶禅[ü][t§](职韵):植殖埴仄[§]:社(上)、树(去)、石(入)平[ká]:狂葵馗逵洪[k]:跪柜共仄群[g][ká]:匮餽平[ttá]:桥穷奇勤权渠细仄[tt]:俭(上)、具(去)、局(入)洪[x]:华祸憾合匣[?]细[t]:嫌限巷协(二)[f]的产生[f]的前身是《切韵》时代的帮、滂、並三母,到了北宋初年的三十六字母时期,逢合口三等韵及流摄开口三等韵的帮、滂、並分别变成了非、敷、奉三母

5、。此后帮、滂、並只与开口一二三四等韵及合口一二四等韵拼合;非、敷、奉三母则只与合口三等韵和流摄开口三等“尤”“有”韵拼合。元明时期,随着全浊音的消失,非、敷、奉三母和流并变成了[f],反映这一重要变化的文献材料是原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和明兰茂《韵略易通》中的《早梅诗》。根据以上情况可以看出,非、敷、奉三母基本上是受合口三等韵的影响而产生的,[f]母的正式出现是在元明时期。(三)[tt]、[ttá]、[t]的产生[tt]、[ttá]、[t]这三个声母大致产生于清初稍后的时期,因为在清初的《五方元音》中[tt]、[ttá]、[t]尚未出现(如“剪”[ts]母

6、字有:精尖尊钻;“金”[k]母字有:京坚根干)。此三母各有两个来源,即《中原音韵》中的[k]、[ká]、[x]与[ts]、[tsá]、[s]:[k][ká][x][tt][ttá][t][ts][tsá][s]其产生的具体原因是这样的:舌根音[k]、[ká]、[x]与齐、撮呼韵母相拼,受[i]、[y]韵头或韵母的影响而发生了腭化,腭化后舌位前移,遂变成了[tt]、[ttá]、[t]。例如:见:姜[kiaN]→[ttiaN]溪:去[káy]→[ttáy]群:乾[kiEn]→[ttian]晓:晓[xiau]→[tiau]匣:兮[xi]→[ti]舌尖前音[ts

7、]、[tsá]、[s]与齐、撮呼韵母相拼,受[i]、[y]韵头或韵母的影响发生了腭化,腭化后舌位后移,也变成了[tt]、[ttá]、[t]。例如:精:将[tsiaN]→[ttiaN]清:趣[tsáy]→[ttáy]从:前[tsáian]→[ttian]心:小[siau]→[tiau]邪:夕[si]→[ti][52]变成[tt]、[ttá]、[t]后,原与细音相拼的[k]组声母与[ts]组声母便无从分辨。清乾隆八年(1743年),有人(佚名,一说名存之堂)写了一本叫《圆音正考》(圆音即团音)的书,目的是要教人们如何辨别尖音与团音[53],这说明当时尖音与团

8、音均已变成了[tt]、[ttá]、[t]。现在京剧中还分尖团,南方不少方言中都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