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

二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

ID:38995644

大小:30.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23

二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_第1页
二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_第2页
二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_第3页
二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_第4页
二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二战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历程  摘要: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发布的2010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中,新加坡一举超越美国,高居榜首,再次为世界刮目相看。新加坡经济由殖民地经济转变为独立自主的新兴工业化经济的发展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新加坡运用全球化与区域化思想治国的智慧。  关键词:新加坡;?济;经济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带动了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如被称为“四小龙”的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及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使得亚太地区称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这样,学术界掀起了研究亚洲“四小”及

2、其它新兴工业国家的热潮,新加坡经济的研究也就一同出现在很多研究“四小”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的文献或专著中。  在1960年前,新加坡一直就是殖民经济中的贸易中转站。而新加坡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生活都与英国在东印度的军事利益息息相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据点。英国殖民给新加坡带来了民用服务、政治法律制度;提供了本地区最好的学校并将毕业生送往英国剑桥、牛津大学学习;英语也成为新加坡通用语言,并为接受全球化带来了便利。殖民可以说并没有给新加坡带来苦痛。事实上,新加坡政府1959年自治以来就不仅没有放弃英国殖民遗产,

3、而且还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那些有用的方面。在1942一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据三年半之久,其后就又回归英国管辖。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无疑是成功的。谈到新加坡,很多文献都把新加坡描述为面积小、资源缺乏的城市国家。这与其取得的成绩相比被称之为奇迹似乎并不为过。然而,当许多学者,特别是国内学者,在赞叹新加坡的经济“奇迹”时,西方学者、亚洲全球化问题专家一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经济系教授WG赫夫博士,在其专著《新加坡的经济增长:20世纪里的贸易与发展》中对新加坡的经济“奇迹”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战后“新加坡的经济成功是可观的,但并非

4、一些人所说的奇迹。新加坡的成功有两大因素:一是新加坡的起点较高,二是新加坡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经济力量。”(1)赫夫博士认为,“很少有几个地区能够像新加坡那样多地受惠于地理上的天赋,甚至连香港也不例外。”(2)二新加坡今天经济的成功深深得益于殖民时期留下的一份丰厚的经济遗产。对此,新加坡驻扎官议员约翰?克劳福德(后来成为首席执行官)则毫不掩饰吹嘘英国在新加坡殖民成功中所起的作用,他说“几乎无人像英国开拓者(settlers)那样,他们开辟了生活并开拓了精神;可以断一言,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存的这个独立国家与安全,也不会有资金、企业、活动、信心和秩序。”我们对

5、约翰?克劳福德的观点并不赞同,从新加坡殖民经济遗产中可以看出,新加坡独立后所实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并非新意。“无论新加坡有何种独立政治水准,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来讲,新加坡一直严重依赖外部力量来发展经济。其发展过程一直到1959年都是靠对外部力量的依赖性而生存的,而此后的发展之路都没有脱离这个框架。”几匀事实上,在新加坡独立之前还短暂实施了几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1959年,新加坡的工业化始于首先颁布的《新兴工业(豁免所得税)》和《工业扩展(豁免所得税)法令》,这是当时有关投资的主要法令,旨在鼓励国内为投资商投资于新兴的进口替代工业。1960年,新加

6、坡邀请联合国专家协助起草制定工业发展计划,随后在1961年①②新加坡政府公布了第一个经济发展计划,开启了发展民族经济的进程。20世纪50年代末,地区内的局势是邻近国家纷纷取得独立,导致新加坡的转口贸易经济开始衰退,特别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家后不久,马来西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通过新加坡进出口的货物。这些都使新加坡经济陷入严重困境,也促使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开始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重点是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进替代工业,以此来改变单纯依赖转口贸易的单一殖民经济结构。同时,解决当时的严重失业问题和其它社会经济问题。这就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工

7、业革命”。(1)新加坡独立之初虽然曾面临种种挑战,但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实施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过渡到高附加值的资本一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而发展到知识密集型经济。从1965年至今,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口导向工业化(1966一1973)  在1966一1973年期间,为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施重点生产低价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导向工业化,如纺织品、服装、家具、日用家电、船舶修理和个人用简易电器组装生产线等。随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也开始在炼油和化工业增加。通过本阶段的发展,改造了过分依

8、赖转口贸易的单一经济结构,以及1960年以来的执行的进口替代工业政策,建立以制造业为支柱的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