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习得性无助

不要让孩子习得性无助

ID:38992149

大小:1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不要让孩子习得性无助_第1页
不要让孩子习得性无助_第2页
不要让孩子习得性无助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要让孩子习得性无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要让孩子习得性无助什么叫习得性无助?请看下面的例子:妈妈让5岁的女儿把厨房里的碗摆到餐桌上,女儿却一不小心把两只碗打碎了。妈妈生气了,狠狠地训斥了女儿一顿,从此,女儿再不愿在吃饭前摆碗了。渐渐地,女儿在拿其他易碎的或贵重的东西时也显得过分地小心翼翼。而这期间,如果妈妈在女儿弄坏了什么贵重物件时又把女儿训斥了一顿,女儿就会变得在妈妈让她拿任何东西时都会过分紧张,这种过分紧张会导致她拿东西慢而且容易出问题,这又将带来脾气暴躁的妈妈更多的训斥。最后,女儿不愿意为妈妈拿任何东西了,妈妈也越来越少支使她了。时间长了,这个女儿就会认为自

2、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因此对做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甚至连试一试的愿望都没有了。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不仅没能从这种体验和感受中摆脱出来,并将无助感扩散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并对生活不抱希望。这是一种可怕的感受,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个体会由于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心理实验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无助感形成的过程。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

3、,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而把对照组中的狗

4、,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后来有很多心理学者采用其它动物(如小白鼠、猴子)进行重复实验,均得到了与上面相同的结果。他们把这种多次遭遇失败以后,表现出来的怀疑、否定、沮丧的态度、遇到挫折就退缩和放弃的现象称为“习得无助”,也就是“学习”来的无能为力。这个实验的结果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影响。因为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呢﹖塞里

5、格曼又进一步设计了两个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一,让狗在接受“无法摆脱的电击”的实验之前,先学会如何逃脱电击。方法是先把它们放到可以躲避电击的那个笼子里,当它们接受电击时,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免受电击的痛苦。等到狗能轻易地学会从笼子的一边跳到另一边时,再让它做几次练习。再按照前面介绍的实验程序对它们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它们不太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其二,改用那些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小狗做实验,进行同样的处理,发现它们也不容易学到习得性无助。联想与启示:我们不能用人来做这种残酷的实验,因为这不符合心理学研究的道德准则。但其实

6、人在受到刺激之后的反应与动物十分相似。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失败,他就会倾向于放弃再试一次的努力,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好这件事。就像那只小狗――隔板其实不是挡在笼子中间,而是挡在它的心里。同样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在某一方面总是受到其他人的批评或负面评价,他倾向于渐渐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真的不行,从而放弃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就破罐破摔吧”“我没有希望了”……这些就是习得无助的表现。虽然有句名言叫做“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我们必须辨证的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对待失败的容忍是

7、有个“度”的,而且是对于不同的人这个度是不同的。在我们的历史上,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决不轻言放弃,决不会被挫折击倒。失败对他们而言,是学习和吸取教训的机会,是下一次努力的台阶。对他们而言,失败确实是成功之母。但对于那些过去成功的经验非常少,自信心比较弱的人,如果再面临失败,可能就会一蹶不振,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对这些人来说,失败是成功之祸害,而体验成功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当更多的鼓励他们,给予他们适度的自由,多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后带来的喜悦。这样他们才会把繁重的学习、工作任务,变成内在的动机。只有有了

8、内在的动机和兴趣,生活才会变得轻松。同时体验了更多的成功之后,他们才会更有信心,也才会更愿意去尝试困难,面对挑战,战胜自我,才会出现良性的循环和不断的进步。所以,并不见得“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的开始。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认为:早年的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