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ID:38991987

大小:8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3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_第1页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_第2页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小议“修仙学佛”的门径“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传说是白云山能仁寺中的11幅对联之一,本作“不俗是仙骨,多情乃佛心”,清人任颐(1840~1896)行书对联改上联“是”为“即”,从此便作“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传世。其语虽浅,其旨却深。 要解此联语之旨趣,恐怕己要从白云山之人文历史说起。在广州人两千多年的城市文化记忆里,座落在城东北方的白云山,一直是独一无二的。白云山并不算高,但自古风景如画,其得名恰如清人范端昂《粤中见闻》所说:“每到秋日,即有白云蔚起,半壁皆素,故名白云。”白云山作为宗教

2、修行之地,虽远不如广东罗浮山、丹霞山那样盛名远播,可半部岭南宗教文化史,都要从它说起。白云山之独特,并非在于它如其他名山大川,傲然挺立于红尘之外,尽量保持与世人的疏离。相反,白云山却一直就矗立在广州人的“家门口”。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今更被市区包围,成为全国少有的“城中之山”。(广州白云山能仁寺如图)数百年来,白云山满山遍野的岩壑幽谷、奇泉异石、龙腾虎跃、云烟缥缈,曾产生过许多著名的仙、佛能人及他们的传说故事。就道教传说言,既有有周灵王时,偕太子晋(即王子乔)上嵩山得道,后南游罗浮、白云二山采药练丹的浮邱公;又有秦时,始皇

3、帝向其求长生不老之方的“千岁翁”——郑安期,来此白云山隐居;还有东晋著名的金丹大道士葛洪来此白云山成婚、学道、隐居受著书立说。就佛教弘法讲,白云山佳木繁荫,秀水灵山,曾分布着白云寺、双溪寺、能仁寺、弥勒寺、蒲涧寺、景泰寺、云岩寺和五龙谷庙等十大古刹。其中文化气氛最浓厚的就是能仁寺。能仁寺建于清道光四年,其前身是南宋诗人李昂英构筑的以诗会友的玉虹饮涧亭及小隐轩。清光绪年间,由于能仁寺弘法的世俗性,遂成为白云山的第一大寺院。其山门有苏曼殊书写的“金刚法界”横额,楹联则为“路辟蚕丛顽石点头皆觉路,门开洞达白云有脚自知门”,写出

4、了能仁寺环境之胜迹:每至暮鼓晨钟,此起彼伏,山鸣谷应,能仁寺呈现出一派庄严祥和气氛,令人肃穆起敬。因此,这幅“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的联语,既写出了能仁寺所在白云山的形胜佳处,也道出了是我国道、佛两家的不同修行施为,意思是说:你想要离世脱俗,修道成仙,就来此能仁寺所在白云山;你想要入世弘法,悲情度世,就来此白云山的能仁寺。换句话说,就是在夸奖这能仁寺和它所在的白云山,是个能成仙、能学佛的好地方,若能来此修行,仙佛两家皆可——上山能脱离尘俗,成就仙风道骨;下山能弘法度世,成就佛菩萨的胸怀。吾爱此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

5、佛心”3,不在其宗教性,而在其既超世又入世、“不即不离”的人生态度。就宗教的本性说,我国本土的道教是个追求永生不死,肉身成仙的宗教,为此,它极力鼓励人们超世脱俗,入山修道。因为,世俗社会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尤其在现代化的今天,诸如酒色财气、功名利禄,随时随地都在挑逗着我们贪婪纵欲,伤身害性,亦如两千年前的西汉辞赋家枚乘《七发》中的吴客告诫贵族子弟——楚太子所言: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有人将此翻译成打油诗就是:出入总在车上坐,瘸腿佝偻会

6、萎缩(瘫痪);久居清寒深宫地,一寒一热病患多;贪恋美色多透支,好似利斧性命夺;多吃油腻与生冷,肠腐胃坏年寿薄。因此,我们远离世俗好尚,不淫不贪,弃名弃利,知足保和,即使不能成仙,也能长寿百岁,求得生命的有限延长,不亦悦乎!与道教的“长生说”相反,我国的大乘佛教不仅是一个教人不贪生、不惧死,追求精神永存的宗教,而且是一个救苦救难,具有很高献身精神的宗教,它所宣扬的“佛——菩萨”就以其“慈悲观念”体现了这种精神。著名的佛藉《观无量寿经》中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绝对慈悲),摄(佐助)诸众生。”此所以“如来慈悲心”

7、,就是所谓“佛心”。因为,佛教故事所宣传的十方一切诸佛之所以能最终成圣成佛,都因其不舍众生,以大悲心为体,与乐拔苦,广度所有众生,才最后臻至功德圆满。大乘佛门宣扬的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愿行,其旨归亦在使众生离苦得乐。这种大乘佛门的“多情”胸怀,在台湾台北市景美区的观音阁佛堂引用的《华严经》句联中得到充分体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台湾佛学巨擘南怀瑾先生(1918~)曾如是说:“世界上最多情的人便是佛菩萨,大慈大悲度尽一切众生,……你的痛苦我来挑,你的烦恼我来解决,你的困难我来帮忙,你说多情不多情?

8、这就是菩萨行为。”因此,生在当今之世,以极大同情心关爱社会,不欺贫,不弃弱,无贵无贱,平等待人,你就离成佛成菩萨不远了。所以,在我看来,“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联语,讲的就是成佛成仙的最根本道理:身在世俗,能超越世俗好尚,不慕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你就不俗,你就具备了超越人寰的仙人风骨;身在凡尘,却情系社会,悲悯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