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柱上,一端梁上的半框架梁

一端柱上,一端梁上的半框架梁

ID:38990365

大小:38.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3

一端柱上,一端梁上的半框架梁_第1页
一端柱上,一端梁上的半框架梁_第2页
一端柱上,一端梁上的半框架梁_第3页
一端柱上,一端梁上的半框架梁_第4页
一端柱上,一端梁上的半框架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端柱上,一端梁上的半框架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厦结构答疑汇总一、管理员能否举例说明一下基底相对于地面层的标高如何输入?比如一高层带地下室一起计算,计算时嵌固端取0层(地下室底板处),但地下室部分是没有风荷载的,此时如何输入才能实现这一点?还有半地下室的情况也请说明,谢谢!——1、有地下室时设置“地面层对应层号即可”。2、基底相对于地面层的标高是在房屋建在山顶上求风荷时使用正值时起作用。二、我计算的是一栋7层框架,底层层高4.8,其余层高3.0,计算结果中有多项侧向刚度比不满足要求,请问要不要作处理?怎样处理,现在我为了骗审图中心,就把计算结果改了一下,但显然这不是一个长远的办法,请管理员回复!!又:假如稳定性不

2、满足又如何处理呢?——刚度比和稳定性不满足时计算已按规范内力放大了1.15,是否改方案由您决定,规范没有明确说明。三、x≥0.35ho按双筋截面考虑四、1、层高4.5m,在3.0m的地方有一雨篷,挑出1.5m,长度8m(柱距8m),在广厦中如何输入,广厦可以计算吗?2、8mx8m柱网,因有大窗户需建层间梁,在广厦中如何输入和计算?3、如同上,建两榀框架当层间梁计算,在某一跨用虚梁的方法建造雨篷合理吗?广厦是否考虑了雨篷对梁的扭矩和倾覆?——1、在层高4.5m处直接加荷载或加飘板;2、直接在柱上加荷,层间梁另外算;3、广厦没有考虑雨篷对梁的扭矩和倾覆。五、1.想请问一下

3、在计算底框结构时,底框采用SS计算,那在建模时除了设置砖混的总体信息外是否还要设置SS总体信息!2.在梁与梁节点处由于抗扭不够往往超筋,GS提供一个解决方法是设置节点处为铰接,请问设置铰接后只是在建模计算的时候设置铰接,那在实际施工的时候怎样保证做到真正铰接呢?是不是有什么构造保证?谢谢管理员!——1、计算底框结构时,砖混的总体信息和SS总体信息都应设置;2、设置铰接时梁底筋会自动增大,铰接处钢筋不能小于底筋1/4。六、关于楼梯支座应该取弹性支座还是固端支座!——按弹性考虑。七、广厦圆柱怎么输入?——宽度B输入直径,H=任何负数(不为0)输入。八、两个出屋面楼梯间可以

4、设一标准层,然后设1个鞭梢小楼层计算吗?还是要用SSW设多塔计算?谢谢!!两者影响大不大?——两个出屋面楼梯间可以设一标准层,然后设1个鞭梢小楼层计算,只是风荷载计算时迎风面多算了,也可用SSW设多塔计算,两种方法都可以,但计算原理不同结果有可能有区别。九、在查看ss计算结果信息中的重量与质量(单位均为KN)有何区别——在计算结果总信息中自重+所输的恒载+所输的活载=重量,重量用以判断恒载和活载输入是否准确,自重+(所输的恒载+所输的活载)*折减系数=质量,质量用以求解地震力。十、一平行墙面的悬挑楼梯,在柱上建纯悬挑梁作平台梁,将楼梯的荷载加至悬挑梁上,此计算模型计算

5、结果准确吗(用SS计算)?有没有考虑悬挑梁对柱的影响?——如果是次梁导到构造柱上则程序按一定的比例将荷载加到构造柱上,比例的设置在砖混中信息中设。如果是按主梁、框架柱输入则程序按梁、柱协同工作分析。十一、概预算问题:1、板钢筋中,在施工图系统中修改将相邻两块板(或多跨连续板)的面筋拉通,但可能某一跨板有局部支座筋不一样,这样能否计算。还有支座面筋的长度只能取10整数,如:800、900、1000,不能取850、920等,施工图系统中如何修改?2、如何在概预算系统中直接打印?我要打印时无法打印。3、概预算中构件清单可以以表格方式输出编辑吗?——1、目前还不可以,我们会尽

6、快改进的。2、下一版本可以提供。3、目前还不可以,下一版本,很报歉。十二、用SSW设计,总信息中的“地面层对应层号”不大清楚。例:无地下室,第一结构层为地梁层时,“地面层对应层号”是否填“1”?还是默认的“0”?——填1。这样首层柱的内力放大就会准确。十三、请问混凝土强度等级能否采用非标准号计算,如:C22、C26、C28等。——可以,按线性插值算。十四、SSW总信息中,基底相对地面层标高如何确定?1.普通建筑结构:室内外高差0.45m,室内标高设为0.00,基础底标高为-1.8,地梁面标高为-0.6(即1层结构录入高度为1.2米),那么基底相对地面层标高是否为(-1

7、.8)-(-0.6)+(0.45-0.6)=-1.35m?2.坡上建筑:建筑物在半山坡上,设山脚标高为-15.0m,室内标高为0.00,基础底标高为-3,地梁面标高为-0.6(即1层结构录入高度为2.4米),那么基底相对地面层标高是否为(-3)-(-15)+(0.45-0.6)=12.15m?——指定SSW计算时,结构第零层即基底相对风荷载为零的地面的相对标高,用于准确求解风荷载,有地下室时为负值。十五、本人使用广厦已有相当时间,地梁层一直是当作一层来计算(bscw的使用方式),如7层的框架结构带地梁层计算的话,结构总层数即为8层。如果地梁层不一起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