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

“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

ID:38985077

大小:17.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3

“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_第1页
“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_第2页
“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_第3页
“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_第4页
“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终关怀”的现实与无奈  “临终关怀”作为一个名词,源于中世纪,是指为患病的朝圣者或者旅客修建的庇护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则将它引申为对垂死病人的一种照护,使病人有尊严地离去。在医学上,临终有着严格的定义:“指人在医学上已经被判明无法治疗,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一段生命旅程。”  创建于1987年的松堂医院,是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在医院中式的三层小楼里,几乎每间病房都住满了老人。每间病房外都有一张提示,记录着老人是否可以交谈,是否需要安静等信息。老人大多在安然入睡,或者静静地望着窗外人来人往。  上午9点,在医院庭院一角的绿荫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吃了几口饭就闹小脾气不吃了。站在身旁的护

2、士边喂边哄:“张爸,再吃两口,咱就不吃了好不好?”老人乖乖地张开了嘴。院子的其他地方,还有许多老人坐着轮椅在看护人员的陪同下活动。  和这座永远向前奔跑的城市不同的是,这个院子里的人们早已甩开了快节奏的生活,安静地等待生命最后一刻的到来。正是这家不起眼的医院,已经为两万多位老人带去了诚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临终前依然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安详。  然而,即便是将老人或者绝症患者送到临终关怀医院,很多病人家属也不能马上理解什么是临终关怀。47岁的张大诺从2003年起就在松堂医院担任志愿者,每周他都会去医院2~4次,坐在床边与病人聊天,进行心理护理。对他来说,病人家属的不理解是他志愿工作的最大难题

3、。在对临终病人的关怀过程中,心理护理是最重要的环节。心理护理,一方面是对患者,需要医护人员向患者解释病情、认识病情、进一步理解治疗是有意义的,以减轻患者的疑虑;另一方面,是对家属,对其进行死亡教育,先让家属正视死亡,再让其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  “在我关怀过的一百多位临终病人中,只有两三例是家属主动找上我的,其中7例还是再三观察了我与其他病人交流后才对我说:‘要不,你和我妈妈也聊一聊。’”  事实上,中国临终关怀事业的起步并不算太晚。早在1988年,天津医学院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并随即筹建了第一个临终关怀病房。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临终关怀在中国的境遇却仍显得十分坎坷

4、。  “中国人对死亡特别的恐惧和忌讳,不愿意谈死这个字,当然也不会愿意看老人临终的样子。”张雪梅是一家推广日式养老服务机构的负责人,她清楚地记得,曾有一位老人在自己开办的社区养老机构里去世,结果2个年轻护士吓得几夜没敢回宿舍睡觉。  这与她在日本的感受完全不同。这个曾经在日本生活过二十多年的中国人记得,在日本,一些养老机构会设有少量的临终关怀床位,而这些机构大多都建在住宅区附近,“这样更能方便家人探望”,有的日托所性质的养老机构更是直接建在居民楼里面。  “日本人把死亡看作人生中的一个阶段,一个每个人都要走过的阶段,他们可以很淡定很平静地谈论死亡。”在张雪梅的印象里,在日本的养老或者临终关怀

5、机构中,一位老人去世了,其他老人会一起为逝者举行送别仪式,每个老人手中都拿着一支鲜花,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献给离世的老人。“当然,运走老人的遗体时,会尽量避开他人的视线,选择特别通道走,但这主要是从不打扰别人的角度考虑的。”张雪梅说。  像一个翻转的硬币,临终关怀在国内面临的困境还有另一面。最近,因为被小区居民怀疑“要做临终关怀”,北京万福年华社区养老院的负责人李梅已经当了几个月的“人民公敌”。他们的展架被踩碎、宣传资料被撕毁。只要她和同事一踏入小区,就会遭遇几十个居民组织有序的合围。今年2月,在上海的杨浦区和浦东新区,得知小区里要建具有临终关怀性质的机构,居民拉起“反对在小区里设太平间”的

6、横幅;4月,在浙江杭州,二百多位居民签署“抗议书”,反对在小区里建设承担临终关怀功能的护理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成文武教授被称为“上海送走病人最多的医生”。在他看来,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在各地遭遇观念上的阻力,本质上的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死亡的尊重。  “人家都是从童年时期就开始接受系统性的死亡教育。”成文武曾看过一本外国童书,叫作《当爷爷变成了幽灵》,讲的正是大人如何教育小孩子正确面对老人的去世。  资料显示,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死亡教育的课程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进入中小学。即使在同样忌讳谈论死亡的我国香港,有关死亡的选修课也已进入高等院校。而在大陆,类似的课程还停留在医

7、学院的选修课中。在北大医学部教授王一方看来,正是因为缺乏这种教育,死亡才无法“脱敏”,“我们对于那些临终者浑浊的眼神过分地消极,这其实是对死亡特别地歧视。”  “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生老病死,这是生命的必然过程,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这样的情况,而谁都不想被遗弃。”在这位经常在课堂上谈论“死亡”的哲学教授看来,让每一位将死的人获得善终,这其实应该是整个社会做出的承诺,也是那些健康者对于同伴的一种责任。  我们不断地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