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970186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22
《12《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相关课程标准陈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欣赏品味。【教学目标】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伊人”的形象。2.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培养审美情趣。3、能够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主人公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难点:感受诗歌音韵美、主题美。【教材分析】《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
2、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播放《在水一方》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在心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啊?(秋水伊人)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关雎》中的窈窕淑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追寻一下,从《蒹葭》中走出的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的伊人。二、新课教学(一)活动一:朗读全诗,把握文意1.听读,整体感知这三节诗之间的特点: 句式相同,你们很敏感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有一种美感,我们一起来读来感受这艺术魅力。 2.练读,注意停顿和字音,展示读,师生点评。3.译读。朗读诗歌,发挥联想想象,谈谈对
3、诗的理解,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4.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蒹葭》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蒹葭》是一首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教师点拨:从内容上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却可望而不可即。另外注意了景和情地结合,将景和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着追求融为一体。(二)活动二:思读全诗,探究写法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交待时间、季节及天气情况;营造氛
4、围,烘托心境;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3教师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
5、,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三)活动三:研读全诗,感受人性美和主题美上述境遇中,主人公在追求“伊人”时表达出怎样的心情呢?感受诗中表现出的的人性美。 教师点拨:可通过文中词语推断,并概括: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从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宛”,“好像”“仿佛”之意表达主人公寻找不到时的失望、怅惘、痛苦。主人公形象:强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 依据:“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依据:“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 .一个“在”字,表明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本诗主旨:人为了
6、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应有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执着追求的精神。 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事情是值得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再举几个例子,扩充一下“伊人”的内涵吗? 参考: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三、随堂练习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同。四、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阅读《诗经》中的其他诗歌,作好笔记,与同学交流。五、课堂总结同学们,《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有很多文质兼美、传唱千古的佳作;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蒹葭》“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 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感受到了《诗经》跨越千年的美丽。希望大家
7、今后对我们的祖先遗留下来的这一文化瑰宝能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热爱。附:板书设计《诗经·蒹葭》 景:苍苍、凄凄、采采 人:在水一方、湄、涘 白露、未晞、未已 道路:长、跻、右 3 水中央、坻、沚【教学反思】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