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语言鉴赏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

ID:38951231

大小:1007.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22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_第1页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_第2页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_第3页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_第4页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诗歌语言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语言鉴赏诚信:诚实,守信用。———《现代汉语词典》何为诚信?考试说明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调整 词语 顺序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补充 省略 内容访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第一类题型:推敲字词(炼字)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请根据文意,写出“瑟瑟”的含义。2.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

2、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以文解文诚信:诚实,守信用。———《现代汉语词典》何为诚信?铺的妙处1.客观景物的特点:4.读者的主观感受:2.词语的修辞技巧:“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角度低,用“铺”字很准确。拟人的手法很形象,使残阳具有了人的感情。让读者感到夕阳平缓、柔和,有一种亲切、安闲的感觉。3.诗人的主观感受喜悦无比,沉醉其中。根据诗意可知,这时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故用“铺”更准确、形象。运用“铺”字,更能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

3、,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3.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1.请根据文意,写出“瑟瑟”的含义。2.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以文解文以旧解新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值得怜悯同情可爱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鉴赏步骤1客观景物的特点2词语的修辞技巧

4、3作者的主观感受4读者的主观感受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注]词中“伊吕”,指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和辅佐周武王灭商的吕尚。王安石填这首词时,正推行变法。1.指出下面诗句的含义历遍穷通——汤武偶相逢——2.作者写这首诗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以文解文知人论世浪淘沙令王安石“历遍穷通”,这里指“伊吕”二人学识广博精深,阅历丰富成熟老到。汤武偶相逢:伊尹、吕尚幸遇明主,商汤、周武慧眼识贤人之故事文中的伊尹和吕尚

5、之所以建功立业,除自身的才干外,更重要的是遭逢明主。王安石当时正在推行自己的变法主张,当然首先要取得宋朝皇帝的支持。因而该词正表现出王安石的这一希冀以及他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的妙处:鉴赏步骤景物特点:表达技巧主观感受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咀嚼。诗人:读者:拟人借代对比惜春伤春暮春时节枝叶繁茂百花凋零绿肥,指,红瘦,指。这里的“肥”和“瘦”,使用了的手法。词中把用来写,如今却用

6、来写,形象地反映出作者之情。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咀嚼,极富创造性,很有新意。枝叶茂盛花朵稀少拟人人的“肥”、“瘦”二字绿叶繁茂、红花凋落憔悴时的形貌对春天的留恋和惜别举例:景物特点:表达技巧:主观感受:炼字类题型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炼字类题型的解答理解词语的方法:以文解文以旧解新知人论世鉴赏词语的步骤:1客观景物的特点或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读者的主观感受2词语使用的修辞等技巧3作者的主观感受答题注意点:把词语放在诗句中解答玉楼春宋祁

7、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练习:“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特别巧妙,历来倍受好评。请你谈谈这个字好在什么地方。闹,此处是春意盎然之意,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以动写静,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鉴赏语言要特注意的词和句找准诗眼,即最为精炼、传神的最能表现一首诗的意境、主旨的画龙点睛的词或

8、句子。句子一般为:1、主旨句;2、哲理句;3、精彩、关键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词语为:1、“句中眼”,即精炼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修辞格的字或词类活用的字。2、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找 诗眼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