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

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

ID:38946435

大小:392.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21

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_第1页
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_第2页
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_第3页
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_第4页
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导入:作文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而立意又是一篇作文的关键。一篇考场作文如果所选的立意角度偏离,就很容易被判为偏题作文。其结果是:不管语言多美、形式多好,都很难获得高分。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的把握材料主旨,找到符合题目要求、又适合自己写作的立意角度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3分钟多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教学目标:学会运用正确的原则、方法对多材料作文题进行审题立意教学重点:1、了解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2、学习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两种方法。教学难点: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两种方法的

2、理解和实战运用。1分钟一、遵循三大原则(3分钟)1.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要有整体意识,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最忌讳根据材料局部“断章取义”。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立意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做到: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二、掌握两种方法1、求同法。(12分钟)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先逐则分

3、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找它们的出共同点,这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分小组利用求同法讨论下面的作文题(小组长负责写下本组的讨论结果)时间:5分钟第一步:先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第二部:再比较几则材料内涵的共同点,找到作文的立意。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

4、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材。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师生交流分析材料一: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长跑的要诀却是保存实力,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材料一强调:“长跑比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如果急于求成,则有可

5、能会输掉比赛;师生交流分析材料二: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材料二强调:磨合新车,欲速则不达;师生交流分析材料三: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几乎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材。材料三强调:培养人才,拔苗助长的做法危害大,要循序渐进。师生交流分析:材料一强调“长跑比赛,起跑是否领先并不重要”,如果急于求成,则有可能会输掉比赛;材料二是说磨合新车,欲速则不达;材料

6、三是说培养人才,拔苗助长的做法危害大,要循序渐进。从三则材料的分析中,我们不难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急功近利要不得。由此,我们可以立意为:凡事都要遵循客观规律或者循序渐进才能成功。2、互补法。(15分钟)这种方法适用于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对或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的多则材料或者各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的多则材料。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使它们互为补充,从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分小组利用互补法讨论下面的作文题(小组长负责写下本组的讨论结果)时间:5分钟

7、第一步:先分析每则材料的内涵;第二部: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使它们互为补充,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登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站在山巅,可以饱览美景,可以思考人生。于丹教授登泰山的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易中天教授的感悟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要求: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师生交流分析:2分钟材料一“山登绝顶我为峰”是一种即使前路坎

8、坷、曲折,也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气、霸气、勇气和韧劲......其内涵可以概括为:①要有奋勇争先的豪迈气概②要有争强好胜,永不服输的劲头③要有敢立潮头,做社会变革者的勇气④要有志存高远,勇攀高峰的豪气⑤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