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与题目批判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与题目批判

ID:38941238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1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与题目批判_第1页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与题目批判_第2页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与题目批判_第3页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与题目批判_第4页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与题目批判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与题目批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及题目批判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思路指导及题目批判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二、审题立意题目涉及两组四幅漫画。第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吻;这个孩子第二次考了98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耳光。第二个孩子第一次考了55分,家长(或学校)给了一个耳光;这个孩子第二次考了61分,家长(或学校)给

2、了一个吻。这幅漫画的寓意,应该是批判教育者(家长、学校)对受教育者(孩子、学生)“唯分数论”的错误教育观念。第一位孩子的家长(或学校),在孩子考100分时,就给予吻的表扬;在孩子考98分时,就给予扇耳光的责打。第二个孩子的家长(或学校),在孩子考55分时,就给予扇耳光的责打;在孩子考61分时,就给予吻的表扬。两位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学校),表面看有所不同,一个是苛责,一个是鼓励;但在本质上,都是“唯分数论”,都是错误的。这道作文题目的立意,应该围绕着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含意而设。比较稳妥的立意可以这样:教育,不应该“

3、唯分数论”。三、思路指导这道作文题目,可以写成各种文体。无论写成哪种文体,都应该表现考生对时下“唯分数论”错误教育观念的批判性思考。若写成议论文,其思路较为简单:(一)概况漫画内容,揭示其寓意,亮明自己的观点;(二)分析其原因;(三)揭示其本质;(四)指出其影响(危害);(五)提出建议。四、题目批判这不是一道优秀的作文题目。比起2015年全国卷(一)(二)作文题目是一种很明显的倒退。其不足有以下三点:一、把作文写作变成了审题(图)比拼。高考作文命题应该着重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而不应是考查考生的读题(图)能力。二、

4、这道作文题目的漫画内容和寓意不是一个开放性论题,而是一个锁死的论点(观点)——教育不应“唯分数论”。用论点去代替论题,这是典型的“主题(论点)先行”作文题目。三、这道作文题目的寓意(论题)没有争议性,缺乏论辩价值。教育不应“唯分数论”,这是一个不需论辩的“正确的论点(观点)”,对考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基本上停留在浅表层,考生只需要把题目内容与寓意审准,然后顺从这无需论辩的“正确的论点”说些“正确的话”即可。全国卷作文题目倒退成这样,真的很令人失望。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在这样的高考作文题目前,我深深怀疑自己为之努

5、力的语文教学是不是在枉做无用功。附: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各路“大咖”点评考生发挥空间大点评人:广东省高考语文评卷组副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教授这个题目可以从两层意思进行分析,一是反映了当前片面追求分数的现状,以及培养人才的问题;二是更进一步地反映了社会对进步和退步的态度。这个题目贴近现实,角度多样层次丰富,考生发挥空间大,可以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来评述。命题符合教育部考试大纲要求,和往年难度相比稍难,但由于贴近考生生活,相信大部分考生都能较好完成。(羊城晚报记者王倩)题目充满思辨性点评人:广州

6、市第五届十佳青年语文教师、广州市第六中学语文老师肖刚高考作文命题永远在“规避”和“超越”中前进,命题人为了规避“模仿”“套路”这种现实,于是“漫画材料作文”横空出世了,或者说“又回来了”!这道作文题目有三个典型特点:形象性,现实性,思辨性。这几个特点都比较符合最新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题目本身首先有点“意料之外”,提供的材料类型不同于常见的纯文本形式,可能会对考生有一定的心理冲击。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教研室的冲刺作文训练中就提供了一道漫画作文题。其次,题目又在“情理之中”,是因为它的中心话题或者说中心任务非常明

7、确,就是关于家长、老师、社会对待孩子“成绩”的“心态”,只不过题目用了比较形象的“漫画”来呈现罢了。再次,题目比较符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位考生都会有漫画中的类似经历或体验,有话可说。我认为这道题目有很好的区分度,虽然考生基本都有话可说,但这个题目充满了思辨性,并且漫画背后潜藏着给考生的规定性任务:“你(考生)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而且如果想写出高分作文,还必须完成一个“比较”的动作,即两位学生的分数差距悬殊,为何遭遇却不同。(羊城晚报记者陈晓璇)考生要打开思路点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温儒敏这个题出得不错,是

8、开放性的,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发挥,比如奖励和惩罚比较,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写,但是这个题如果要写得好,就不能太拘泥,不要只一味批判家长的做法,家长是不是做得不对,对在哪,错在哪,可以怎么改善,考生要打开思路。题型上来说,不是材料作文,因为全国都在培训考生进行驱动型写作,但我认为还是要扎扎实实让学生做好各种准备。这道题还考察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全面看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