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与思考

ID:38934175

大小:27.1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21

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围绕乡村振兴究竟怎么干、有哪些重点、短期做些什么事、长期的做些什么事等问题,5月28日——6月1日我们中青班学员来到了XX区XX镇,开展进村入户体验式教学,为XX镇乡村振兴出谋划策。我们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查看资料、观摩产业等方式就全镇实施

2、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XX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状  XX镇现辖21个行政村(社区)、3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万人。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镇党委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党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7年全镇早稻面积29800亩,晚稻32500亩,农产品加工销售3200万元,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85元。XX镇2017年扶贫考核全镇名列全区第二

3、、实地考核第一。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投入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路网建设基本完成。实现了21个行政村通村公路全覆盖,里程达180余公里,新建通村、通组公路90余公里,完成农村公路“窄改宽”30公里。水利设施日益成熟。全镇对花山岭等6座小Ⅰ、Ⅱ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40余口骨干山塘进行了清淤、扩容、护砌等改造,花山岭左右干渠的维修建设及10个沟渠、山塘、机耕道的建设已经完成。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4G基础建设、农村有线网络深入村组,文峰、晓桥、金坪、古江等村太阳能路灯安装和镇区金牛大道

4、路灯亮化工程全部完工,此外镇财政还投资20余万元对镇区主次干道及农贸市场进行清扫保洁,道路基本干净整洁。  2、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结合各村实际,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和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发展杂交水稻制种、推行“合作社+农户+市场”模式的无公害蔬果种植等,在全镇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一特色”的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天字地现代农业项目、炭木桥村豆角种植项目、横石村果蔬生态农业基地、文雷蔬菜和温氏养猪基地、古江村水稻制种基地等建设。深化规模经营。农业规模种养模式逐步形成,全镇实现土地流

5、转2万多亩,相继涌现了一批农业规模种养大户合作社,如克勤村的黑山羊种养合作社、土塘水稻套养龙虾大户、良湾水稻种植育秧合作社、金坪村等规模农业种养大户,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经济的规模和效益,加快了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创新发展模式。由直接经营向间接经营转变的金牛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去年成为全市试点,被多家媒体广泛报道,“金牛模式”在全区小有名气、广受认同。  3、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全镇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2017年扶贫考核名列全区第二。脱贫攻坚集中整改方面。扶贫数据整改方面。坚持扶贫、精准脱贫,

6、通过整改全镇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07户2895人,其中2014年—2017年已脱贫492户1899人,未脱贫315户996人,清理四类对象及识别不准106户333人。发展产业扶贫方面。文雷村已建成425亩大棚种养殖产业基地,年出栏5000头温氏生猪养殖项目已建成,古江村1000亩制种基地初具规模,炭木桥村150亩蔬菜种植加工基地、光伏发电项目逐个落地。共扶持发展产业215户,落实以奖代扶资金253200元。落实扶贫政策方面。目前已实施贫困户易地搬迁67户,危房改造119户。大力推进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共组织贫困户进行

7、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120人次,劳务输出820人,申报务工交通补贴638人。积极推进教育、健康扶贫政策全覆盖,落实教育“雨露计划”67人,慢性病签约458人,大病救助68人,重病兜底18人。  4、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方面。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经常性开展活动为抓手,提高群众创建意识和参与意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物质文明建设带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宣传红色文化。积极挖掘永连村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红色旅游资源,弘扬和传承红色精神,全力将该村打造成为“党建+红色旅游”示范基地,扎实开展“文明家庭创建评选”活动。年内已开

8、展“十九大专题宣讲”活动7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播180余次。倡导文明新风。入户发放宣传页1000余份。充分完善全镇“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及时更新、充实图书800余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21个行政村全部配齐文化设施,已建文体健身广场21个,群众文体生活日益丰富。  5、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