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楼设计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楼设计

ID:38914472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21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楼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楼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楼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楼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楼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楼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 1、 了解并且能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2、 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对国家的忧思教学活动【讲授】一、导入新课漫步在古诗苑中,那纷繁复杂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悠远的意境、精彩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讲授】品读诗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

2、由朗读。【讲授】一:杜甫简介姓名:杜甫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杜少陵、杜拾遗等。   地位:现实主义诗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诗史”。   诗风沉郁顿挫,情感忧国忧民。   代表作:“三吏”,“三别”。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

3、《无家别》和《垂老别》。 【讲授】二:背景杜甫《登楼》一诗是广德二年(764)春初作于成都。安禄山叛乱,唐朝调西北部精兵到中原平叛,造成西北边城军备的空虚,吐蕃等外族乘隙攻占了唐朝西北部的几十个州郡。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又攻陷剑南西北诸州。安禄山叛乱并迅速占领洛阳后,唐王朝将原先驻扎在西北部边境的精锐军队,调往中原平叛,以致造成西北边城军备的空虚,吐蕃等西北方面的外族于是乘隙而入,攻占了唐王朝西北部的几十个州郡。尽管唐军不久收复了长安,但却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而广德元年十二月吐蕃又攻陷四川西北部的松、维、保三州及云

4、山新筑二城,剑南西北诸州就此落入吐蕃的控制中。【讲授】三:诗句分析1、花开烂漫的盛景为什么却“伤客心”2、“万”“多”的描绘强调突出的是什么?3、赏析此诗中“来”和“变”的艺术特色4、“北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思?5、一个“莫”字表明诗人怎样的态度?6、尾联引用了哪些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答:客:作者自指。万方多难:指吐蕃入侵之事。      以“万”“多”等字眼突出强调的是国家所面临的深重苦难,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虽是繁花触目,却叫人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

5、一样,同是反衬手法。   在行文上,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2、3答:颔联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天地),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古今)。  “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一个“来”字,把春色写活了。  “变”,一字双关,引人作联翩无穷的想象。锦江,指濯锦江。诗人登楼远望,只见锦江流水在蓬勃的春色中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 玉垒,山名,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象古今世势的

6、风云变幻。 颔联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以“天地”概括空间之广阔。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以古今概括久远的时间。  “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一个“来”字,把春色写活了。 “变”,一字双关,引人作联翩无穷的想象。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个“变”字,令人无限感怅。  4、5答:颈联纵论天下大势,是登楼所思。    极星在天空的位置不变,喻指唐王朝万世长存。    “莫”字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于焦虑之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6答: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

7、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      《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诗人在此借用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尾联两句借凭吊古迹以表示对时世的慨叹:上句叹后主用黄皓而亡国,暗指唐代宗宠信宦官;下句是说,由后主联想到孔明,于是吟唱起他爱唱的梁甫吟,表凭吊之意。怀古伤今所不同者,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诗以自遣,如斯而已!【讲授】总结•这首七律,格律严谨。在语言上,工于锤炼。•全诗即景抒怀

8、,写山川联系着历史变迁,谈人事又融入景物。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讲授】课堂反馈(1)杜甫《登楼》一诗作于(        )A.长安  B.岳阳  C.成都   D.夔州(2)从诗体上来说,杜甫的《登楼》属于(   )A.律诗  B.绝句  C.新乐府  D.古诗(3)杜甫《登楼》“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这是用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